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庆生撰文作出三大判断:一、中国升级贸易战,关键不是稀土,

周律鸣法 2025-10-17 16:51:39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庆生撰文作出三大判断:一、中国升级贸易战,关键不是稀土,而是港口费,这是中国真正要重击美国的地方;二、中国出手比美国更重,日本、韩国短期内在造船业上帮不了美国;三、贸易战风向转变,昔日被动挨打的中国学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不仅已有能力出重拳反击,手上的牌也比美国多,整体优势在中国这一边。 过去一提到咱中国反制美国,大家总爱说“稀土”这块。其实,稀土固然重要,但美国不是没有办法绕道。 真正狠的,是港口费。为啥?全世界货轮跑得再快,最后还是得进中国港口。中国沿海那些大型港口,每天进出的货船、集装箱堆积如山,是全球供应链的“中转站”。 美国的货轮想绕开中国?那比让大象跳芭蕾还难。亚洲的货物要进美国,离不开中国港口。美国自己的货出去想找替代港口,也没那么容易。 港务费一涨,美国企业成本立马飙升,竞争力直接打折。这一招,真的是抓住了美国的“七寸”。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出手即见血”。 罗庆生的第二个判断也很有意思。他说别指望日本、韩国能在造船业上帮美国缓解压力。为啥? 因为这俩国家自己造船、港口运力虽然不弱,但想短时间内顶上中国的“份额”,那是天方夜谭。全球最大的货轮,很多都得靠中国港口来装卸。就算日本韩国帮着美国,能帮多少? 货轮一多,排队排到天荒地老。时间一拖,成本就上去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最后只能自己消化这些压力。 而且,日韩自己的贸易、运输也离不开中国。他们不可能为了美国,自己先吃亏。港口不是想扩就扩、想升级就升级的。 哪怕有资金,有技术,没那个地理位置、没那个吞吐量都白搭。所以说,美国这回真是“进退两难”。 以前中美贸易战,很多人觉得咱中国总是防守、被动。现在可不一样,咱中国敢于亮剑,而且出手就是关键点。 港口费看似小动作,实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要是反制,自己也得掂量掂量。毕竟,全球供应链的枢纽还握在咱中国手上。 更关键的是,这些年中国制造业、物流、港口、航运的升级,全世界都看在眼里。咱中国不但能扛住压力,还能反击,而且手里的招越来越多。 除了港口费,咱中国还有市场、原材料、产业链这些牌。美国想打“持久战”,未必拖得起。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咱中国这次出招很果断,而且底气十足。过去美国老是“指点江山”,现在发现自己反而被中国牵着鼻子走。 罗庆生说,贸易战风向变了,咱中国不再“被动挨打”,而是主动出牌、主动布局。美国要反击,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罗庆生这三条判断,其实说到了点子上。贸易战打到今天,咱中国不但没被拖垮,反而学会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 港口费的“杀伤力”比想象得大。这回美国真的是碰上了“硬茬”。未来谁能“赢麻了”,还真不好说,但现在来看,咱中国手里的筹码,只会越来越多。 贸易战不是一锤子买卖,更不像打麻将那样靠运气。靠的是实力、眼光和底气。咱中国现在有的,就是底气和实力。美国要想“反制”,可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参考资料: 《中方宣布将于10月14日起对涉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观察者网

0 阅读:0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