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携两友,肾囊肿慢慢消,我来教你怎么做! 中医常讲:“肾气不畅,囊肿易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忧思的状态,会致使肾气郁结,水液代谢失常;再加上现代人饮食不节制,嗜食辛辣、过咸食物,又缺乏运动、久坐不动,容易使体内产生痰湿与瘀血,痰湿瘀血相互搏结于肾脏,时间一长就可能形成肾囊肿,还常常伴有腰部酸胀、隐痛,尿频、尿急,下肢轻微水肿等不适症状。 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个简单又实用的食疗小方: 茯苓双友茶:取茯苓、玉米须、薏苡仁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是调理肾脏水液代谢失常、消除痰湿的常用食材;玉米须能利水消肿、清肝利胆,有助于清除肾脏里的湿热之邪;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既可以辅助茯苓增强利水祛湿的作用,又能保护脾胃,避免利水太过而损伤正气。三者搭配在一起,能够帮助疏通肾气、清除湿热、消散瘀结。 之前有一位38岁的李女士前来就诊,她总是感觉腰部酸胀不适,尤其是长时间站立或劳累后,症状会更加明显,还伴有尿频的情况,晚上要起夜两三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去医院体检后,发现双肾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最大的一个直径约0.8cm。 李女士平时工作繁忙,压力较大,经常久坐办公室,缺乏运动,饮食上也偏好辛辣重口味的食物。我根据她的情况,以五苓散加减为她开方: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等,同时建议她坚持饮用茯苓双友茶,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一个半月后,李女士反馈说腰部酸胀的症状明显减轻,尿频的次数也减少了,晚上基本只需要起夜一次;两个月后复查,肾囊肿的数量有所减少,最大的那个缩小到了0.5cm;继续调理3个月后再次检查,肾囊肿已经基本消失,腰部的不适感也完全没有了,整个人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肾囊肿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调理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除了食疗之外,平时还需要注意以下这3点: 1. 保持心情舒畅,规律作息:避免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的状态,防止肾气进一步郁结。每天可以抽出15 - 20分钟进行一些轻松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让身心得到放松。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 2. 合理饮食,减轻肾脏负担:少吃辛辣、过咸、油腻的食物,比如辣椒、咸菜、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容易生湿化热,加重肾脏的负担。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益肾作用的食物,如冬瓜、山药、黑豆等。此外,还要注意控制饮水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3. 适当按摩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每天睡前可以按揉太溪穴(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和肾俞穴(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每个穴位按揉3 - 5分钟。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按揉它可以滋补肾阴、肾阳;肾俞穴是肾的背俞穴,按揉它能够调理肾气、增强肾脏功能,帮助疏通肾经气血、促进水液代谢。 如果肾囊肿的直径超过1cm,或者伴有明显的腰部疼痛、血尿、高血压等症状,建议及时找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辨证用药。食疗方主要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只有结合个人的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方案,才能更好地解决肾囊肿问题。
每日学习方剂——济川煎在中医调理便秘的方剂中,济川煎以温润通便、补泻兼施的特质独
【1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