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欧盟突然宣布了 10月17日,欧盟理事会宣布,欧盟成员国政府代表与

晚霞照我心 2025-10-17 21:56:31

快讯!快讯! 欧盟突然宣布了 10月17日,欧盟理事会宣布,欧盟成员国政府代表与欧洲议会当天就实施“欧洲防务工业计划”达成协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这是欧盟朝着“2030年防务准备就绪”迈出的重要一步。 根据协议内容,2025年至2027年这三年,欧洲防务工业计划将率先获得15亿欧元的首批拨款,这笔资金的用途被划分得十分清晰,主要聚焦三个关键方向。一是扩大防务装备的生产能力,避免未来出现有需求却无产能的被动局面;二是推动欧盟成员国联合采购军备,借助集体采购的规模优势压低单价、提升采购效率;三是搭建更稳固的防务供应链体系,从源头规避关键零部件被外部“卡脖子”的风险。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计划还创下了一个“首次”——它第一次为欧盟在国防领域的联合投资和联合采购,立下了明确的法律框架。要知道以前欧洲各国在防务上大多是各自为战,你买你的装备,我搞我的生产,不仅装备标准不统一,还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现在有了统一的法律规矩,相当于给各国划定了清晰的协作边界,后续跨国合作也能少走不少弯路。 计划里还有个保护性条款特别耐人寻味,这背后其实藏着欧洲的核心顾虑,条款明确要求,受计划资助的项目里,美国等非欧盟国家的零部件采购要受到严格限制,只能在极有限的特殊情况下使用。有欧洲议员甚至直接坦言,这么做就是为了扭转长期依赖进口武器的做法,毕竟现在欧盟超过60%的军事装备都来自外部,且主要依赖美国。 也正因为这个保护性条款,之前谈判的时候,欧盟内部还吵得挺厉害。有些国家觉得没必要把路走得太死,想多留些灵活空间;但主张防务自主的国家态度坚决,坚持要压低非欧盟零部件比例。最后双方妥协,定下非欧盟零部件成本不超过项目总成本35%的方案,能达成共识已算不小的突破。 不过话说回来,15亿欧元看着不少,对比欧洲的目标可能只是起步价。欧盟设想2030年将防务装备产能提升40%,还想把进口装备比例从60%降到45%以下,这点钱显然不够用。好在乌克兰能分到3亿欧元,英国、加拿大等非欧盟国家也愿掏钱支持,后续预算有提升空间。 欧洲这么急着推进计划,说到底是“被逼出来的”。俄乌冲突后,欧洲各国军费猛涨,2023年总额已达5880亿欧元,但装备仍要看别人脸色。这种“花钱买不来自主”的困境,让欧洲认清了只有掌握防务主动权才能安心。 但计划落地的阻碍可不少。欧盟内部本就分歧显著,像“无人机墙”提议就因预算分配、地域侧重等问题吵成一团,防务工业计划涉及的利益分配、标准统一只会更复杂。东欧国家更习惯依赖美国,与西欧核心国家的自主诉求本就存在矛盾。 外部压力也不容忽视。欧洲扩大本土军工生产,必然挤占美国军火商的市场份额,损害美国利益。欧盟一边喊着减少对美依赖,一边强调忠于北约,明显是在试探美国底线,未来难免遭遇干扰。 在我看来,这个计划更像欧洲防务自主的表态式起步,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用。15亿欧元的预算、内部难以弥合的分歧、美国的潜在阻挠,都让“2030年防务准备就绪”的目标充满变数。欧洲想摆脱依赖的心思真切,但要打破现有安全格局,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晚霞照我心

晚霞照我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