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选举今天举行,如果郝龙斌当选,国民党将会“维持现状”,两岸关系也基本“维持现状”,如果郑丽文当选,国民党将会有一些“改革革新”,两岸关系可能会注入新的元素。 郝龙斌是谁?台北前市长,党内“老派务实派”代表,他的竞选口号就一个字:“稳”,比如他说要“加强基层组织”“和民众党合作”,听着像老一辈家长唠叨“别惹事,好好过日子”,但问题来了,现在年轻人根本不吃这套。 举个例子,之前有个“党主席大辩论”的网络投票,郑丽文拿了71%的支持率,郝龙斌只有21%。 更尴尬的是,他的政策主张被吐槽“和稀泥”,比如他提到“九二共识”要加上“一中各表”,结果两边都不满意:深蓝派觉得他不够硬气,中间派又嫌他不够明确,这不就是“两边不讨好”吗? 更麻烦的是,郝龙斌背后站着一些党内“大佬”和地方派系,有人直接说他是“傀儡”,选上了也得听那些老家伙的。 这哪是选主席?分明是选“背锅侠”,如果国民党真让他当家,估计还是老样子,派系内斗、政策模糊,最后被民进党越甩越远。 和郝龙斌的“稳”比起来,郑丽文简直像个“暴脾气女战将”,她说话直,主张狠,比如“要坐镇南二都”“解决年轻人不支持的问题”,还敢在辩论里直接怼人,结果呢?网络民调她一直领先,年轻人觉得“这姐们能处”。 她的改革计划也够大胆:一是清理党内“老油条”,削弱派系影响力,让年轻人有机会;二是两岸政策上,她明确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基础,甚至说“如果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那就去民进党”。 这话一出,深蓝派拍手叫好,但绿营和党内一些“大佬”气得跳脚,比如李乾龙、王金平,直接给她使绊子,说她“统派”太明显,会得罪中间选民。 不过郑丽文没怂,反而更硬气:“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事实!”这种态度虽然被骂,但也让她在基层党员里圈了不少粉,毕竟现在台湾政坛“抗中保台”喊得震天响,国民党要是连“统一”都不敢说,那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如果郝龙斌当选,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大概率还是“耗着”,他那种“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说法,本质是想两边讨好,但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和稀泥”的路子在台湾根本行不通。 2020年韩国瑜败选,2024年侯友宜也败选,原因之一就是立场太模糊,选民觉得“你到底站哪边?” 反观郑丽文,如果她当选,两岸关系可能会有“新动作”,她明确反对“台独”,主张在“九二共识”上推动统一,这和民进党的“抗中”完全对着干。 要是她能整合党内改革派和深蓝派,甚至拉上张亚中这些“统派”一起干,国民党说不定能在两岸议题上硬气一回,给和平发展创造点新机会。 说白了,这场选举就是国民党在“等死”还是“拼一把”之间的选择,郝龙斌的“稳”,听着安全,其实是在慢性自杀,台湾政坛现在越来越右倾,国民党要是连“统一”都不敢说,最后只能被民进党挤到墙角,彻底没声音。 郑丽文的“改革”,虽然阻力大,但至少给了希望,她敢清理派系、吸引年轻人、明确两岸立场,这些事虽然难,但总比“坐以待毙”强。 当然,改革得讲究方法,不能一头扎进去不管不顾,否则可能引发党内分裂,但不管怎么说,总比“老气横秋”地混日子有前途。 历史总是重复,当年国民党在大陆败退,部分原因就是路线模糊、改革太慢,现在在台湾,如果还是走“双面人”路线,结局恐怕不会更好,两岸关系的未来,需要的是明确立场和真诚行动,而不是“安全牌”和“和稀泥”。 郑丽文能不能成为国民党的“救星”?明天的投票结果,可能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国民党主席选举今天举行,如果郝龙斌当选,国民党将会“维持现状”,两岸关系也基本“
掘密探索
2025-10-18 09:55:54
1
阅读: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