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来第一次亮相后,有人问台积电前研发负责人,浸润式光刻机发明者林本坚,中国大陆能不能超过台积电,他就说我们干得太辛苦,大陆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 三十年来,全球芯片产业遵循着一种高度分工的模式。台积电专注制造,英伟达、苹果负责设计,设备从荷兰、日本、美国买,材料从世界各地凑。看似高效,实则脆弱。 想建一座高端芯片厂,需要和上百家供应商打交道,一旦某个零部件被卡住,整个项目就得停下来。这种模式确实成就了台积电,也让半导体产业长期受制于复杂的国际关系。 而“新凯来”出现后,这个格局似乎要被改写。它提出的思路是,把分散的链条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芯片厂的设计建设,到设备调试与工艺优化,全过程打包交付。 也就是说,未来一个地方想建芯片厂,不必再跑遍十几个国家,只需找到“新凯来”,下一个订单就能让整条生产线从零到一全部落地。 企业不再被供应链拖着走,而可以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制造本身上。这个思路听起来大胆,但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幻想,因为它恰好踩中了中国的两张底牌。 第一张,是完整的工业体系。别的国家可能只擅长其中一环,而中国几乎具备所有门类。从精密机械到化学材料,再到自动化工程,任何一个芯片制造环节都能在国内找到对应的配套。 这意味着,当别人还需要花几年时间协调国际供应商时,中国有可能自己就能完成一整条生产线的磨合。 另一张底牌,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稀土资源。很多人并不知道,稀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材料,更关系到芯片最关键的几个工序。 比如晶圆抛光,每一层电路铺设之前,都得把上一层磨到原子级的平整度,否则叠加十几层之后就彻底报废。 而要实现这种精度,离不开包含稀土元素的特殊抛光液。未来中国自己的芯片产业越壮大,对稀土的需求也会成倍增长,它的重要程度可能会像过去的钢筋水泥之于房地产。 当“新凯来”这种模式能被批量复制,后果将是颠覆性的。算力成本可能会像雪崩一样快速下降。 今天一块顶级AI芯片要花上十几万,未来也许会像手机芯片一样,大规模生产、价格平民化。芯片不再是少数企业才能负担的产品,而会成为像水电一样的基础资源。 到那时,AI将不再只是科技巨头的玩具,而是普通人都能用的工具。个人AI助手、普及的自动驾驶、智能医疗,这些过去因为成本高被搁置的想法,都可能变成随手可得的现实。 而“新凯来”的出现,等于让中国为芯片制造重新制定了一套方法论不再受制于供应链,而是用系统化的思路重构整个产业生态。这样的变化不光意味着国产替代,更是对三十年来产业逻辑的一次推翻。 光刻机也好,更先进的制程也罢,都将成为必须被解决的阶段目标。因为在新路径下,产业集体发力的速度和深度,很可能比任何单点突破都更快。 半导体的下一个主角,也许正悄悄登场。它不靠花哨的口号,也不靠奇迹式研发,而是靠把所有细碎的环节真正拧成一股绳。 这条路虽然艰难,却可能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当AI算力像空气一样普惠,当芯片厂像修高铁一样能大规模复制,那时人们或许才会真正理解,什么叫“中国式的半导体革命”。
新凯来是定位芯片全产业链方案和技术提供者,可以有效降低芯片制造门槛。在全世界的封锁逼迫下,以后中国芯片可以实现全产业自力更生,芯片可以自由DIY。
如来神掌
小编东拼西凑,什么时候林本坚成了浸润式光刻机发明者?!
如来神掌 回复 10-18 18:30
请查一下水浸镜头,油浸镜头,徕卡蔡司哪一年就早已开始用了
如来神掌 回复 10-18 18:31
他是弹钢琴的,不是做钢琴的
山水路桥
按照这个说法中国本身就是去全球化。所谓全球化只不过是给中国做嫁衣。世界最后只能是一家独大。
消失的渡渡雕
新凯莱这么做也不会有好日子,做打包供应商别人更会想,将来老子所有设备和服务都握在你手里,还不被你想怎么捏怎么捏!这样做生意是不可能的!
用户14xxx23 回复 10-19 03:22
你以为真这么做,说不定以此为啄头,骗补贴经费上市融资,然后转移资产润国外!!很多公司的成熟套路了!
用户78xxx43
要干就逐渐干死那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