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曦的妻子的确叫陈淑贞,但官方一直用的高秀娟这个名字。聂曦牺牲前,其最后的遗书就是写给妻子高秀娟的,总共三行字,内容是:“秀娟,把儿子养大,别让他姓聂,姓『中国』就够了。曦,六月九日。” 因为看守人员扣押,这封遗书后来并未被送到高秀娟的手中。 聂曦在写下这封遗书时,心里大概已经很明白,自己熬不过眼前的风暴了。作为一个曾为理想献身的战士,他已经不再考虑个人的生死,而是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妻儿的未来和自己的信仰传承上。这份遗书的字数虽少,但却沉甸甸的,每都深藏着他对妻子的关爱和对儿子的期许。更令人动容的是,为了保护陈淑贞和儿子,他不惜将妻子的名字化为“高秀娟”来隐瞒真相,这是他在“死”之前留给家人的最后一种保护。 可以想象,当聂曦坐在暗冷的牢房里写下这三行字时,他内心并没有丝毫混乱或恐惧。他很清楚敌人会怎么对待自己,他很清楚这封信有可能根本无法到达妻子的手中。但这无关紧要,因为他写的不是一封信,而是一份托付、一份心愿。只要这个信念能被铭记并传承,他的一生便没有白费。 至于那句“别让他姓聂”,表面看似无情,但背后却是聂曦深知现实环境的冷酷。那个时代,只要一沾上“共谍”的标签,对于家属的打压全方位无死角。孩子一旦背上“聂”的姓氏,不管在哪里,都会像背着污名的十字架。自小到大,无论是读书、就业,甚至与人交往,都会受到无尽的歧视与排挤。而聂曦的选择,就是替儿子扛下这个包袱,在绝境中留给孩子一份自由的成长空间。改姓是断了亲生父子的明面联系,但留下的,却是一个中国人不屈的灵魂。 而“姓中国就够了”这句话,既是给儿子的生命指引,更是给后人留下的精神火炬。在白色恐怖的压迫和陷害中,国民党对“共谍”的迫害远远超出了常人的理解。他们以煽动恐惧为武器,试图以这种方式彻底摧毁信仰、孤立信念。聂曦以这样,无声反击了这种残酷的现实。他并不期待自己成为英雄,也知道自己不会被历史光明磊落地记载。但身为父亲,他希望儿子铭记这份信念。什么姓都可以不要,但要记得自己的根、自己的国家。 遗书最终被扣押,没有送到高秀娟那里。但聂曦的信念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高秀娟这个为保住孩子四处逃亡的母亲,她的隐忍、沉默和坚持,是对丈夫牺牲和遗愿最好的回馈。纵使日子无比艰难,她把儿子抚养成人,也教会了儿子记住自己是中国人。这种信念,早已超越了血脉关系,浸入了另一个生命的灵魂之中。也许遗书中包含的内容,最后不需要信件本身来传递了,它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记忆、成为他们的精神烙印。 有人讥讽说聂曦的选择是愚蠢的,但真正理解历史的人,绝不会轻易做这样的评价。他知道硬碰硬无意义,知道正面抗争会牺牲的不只是自己,还会带来一场家族的灭顶之灾。他以沉默的方式保存了家人的未来,这是在那个绝境中的一种智慧。而这种智慧,根植于父爱的深沉与信仰的坚定之间。 今天回看聂曦的故事,他早已逝去,但他的那封遗书却仿佛仍在凭借着另一种形式散发着力量。它写给妻儿,书信里的言语也足以震撼后人。信未到高秀娟手上,但它早已嵌入了每一位记得这段历史的人的心间。这种抗争比什么都无声,却无比有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聂曦的妻子的确叫陈淑贞,但官方一直用的高秀娟这个名字。聂曦牺牲前,其最后的遗书就
无双圆月T5Pe0
2025-10-18 12:47:41
0
阅读:2715
漫.辛
英烈永垂不朽!台湾必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