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鸿蒙智行要不要上大电池增程?这是这几天讨论非常多的话题,大家的预期来自于内部

小宛说科技 2025-10-18 14:05:14

明年鸿蒙智行要不要上大电池增程?

这是这几天讨论非常多的话题,大家的预期来自于内部,也同样受外部的影响。内部预期是有S800的下放,外部预期是零跑、岚图、极氪等旗舰车型已经匹配了大电池增程,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大电池增程的趋势不可阻挡,但从不同品牌所处的市场位置,决定了这个单一维度并不能决定一台车的“生死”

首先,对于大电池增程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通用认知中,我认为配备50度以上的电池都可以叫大电池增程,对应可以提供300+公里的CLTC续航

再来说一说大电池带来的增益和损益,大电池可以增加增程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充一次电可以跑的更远,也就是说可以不用油和少用油,再转化的直白一点,就是可以节约用车成本——省钱。

那么大电池带来的损益是,电池成本增加,车重增加,可能带来空间的侵占,不管是

油箱还是车内。当然,车企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或技术补齐带来的损益,这种补齐的行为实际是一种产品定义用到最多的手段——平衡。

我们举几个实际的例子:

50度电池+60L油箱 虚拟成本 6万

60度电池+50L油箱 虚拟成本 7万

70度电池+45L油箱 虚拟成本 8万

80度电池+40L油箱 虚拟成本 9万

从车企的角度,应该如何选择?

当该品牌车型处于赛道的主导地位,属于上位产品,选择方案1或者方案2,有效的控制成本,将成本转化为利润或者补充到其他产品力的提升,继续扩大领先优势。

当该品牌车型处于赛道的冲击者,想要颠覆现有格局,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选择方案3或者方案4,出奇招吸引消费者,迅速获得关注度才是关键。

总结起来就是守方求稳,功方求奇,如何选择是品牌基于市场的选择行为。从技术的角度,消费者的角度都没有完全的对错,看清品牌所处的位置,再去判断技术路线背后的目的,而不是单纯评判电池到底应该做50度还是100度的问题。

当然,在当下这个时代,10-20度的方案确实是太落后了,这个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并不简单]

0 阅读:0
小宛说科技

小宛说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