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在战犯管理所,女婿在诺奖领奖台——1957年那封只有19个汉字的贺信,把两岸隔空拉成了亲家! 1945年,杨振宁去美国求学,与同样身处异国他乡的杜致礼相遇。杜致礼是杜聿明的女儿,解放战争后,杜聿明被解放军俘虏。因为当时蒋介石掩盖了这一消息,向外宣称杜聿明在战斗中被我军击毙。杜致礼以为父亲已去世,陷入悲痛和迷茫之中。杨振宁以朋友的身份一直陪在杜致礼身边安慰她,日久生情。1950 年,杨振宁与杜致礼在美国结婚。 杜致礼还有个弟弟杜致仁也在美国求学,开始是国民党资助的。后来国民党退到台湾后,资助就停了。最终深受学费困扰的杜致仁在美国自杀。杜聿明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万分。从此对老蒋失去了幻想,积极接受改造,从而获得赦免。 1957 年杨振宁获诺贝尔奖后,周总理特地请杜聿明以岳父身份致信祝贺,这封信成为杜家与杨家正式建立联系的开端。 杜聿明被赦免后,被聘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与溥仪等人共事。杜聿明的妻子曹秀清得知丈夫在大陆受到礼遇后,在杨振宁的帮助下,周周转转,从台湾回到大陆,回到杜聿明身边。 随着杨振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老蒋承诺给予极高的待遇,想拉拢杨振宁到台湾工作。然而,因为之前的杜致仁事件,杨振宁对国民党政府反感透顶。 1971 年中美关系缓和,杨振宁首次回国,才与素未谋面的岳父母团聚;周总理在宴请时笑称“应叫岳父大人”,从此杨振宁改口称“爸爸”。 ……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逝世,他的妻子曹秀清电告蒋经国,希望蒋经国能够允许
【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