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荷兰公司发函全球客户, 警告不得采购来自东莞的产品, 理由是无法保证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 实际上,东莞工厂占安世半导体封装测试产能的七成以上,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产能。安世荷兰总部发函警告全球客户不得采购来自东莞的产品,理由是无法保证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荷兰总部无法指挥东莞产线。 安世半导体本是荷兰恩智浦旗下部门,2019年被中国闻泰科技以268亿元收购,从此纳入中国智造版图。这家企业年产器件近1000亿颗,客户遍布全球2.5万家。 东莞工厂的分量远不止七成产能那么简单。企查查数据显示,安世中国拥有1062项专利,车规级产品还通过了严苛的AEC-Q100认证,技术标准有硬支撑。 荷兰总部所谓“无法指挥”,根源是一场控制权争夺。2025年10月,荷兰政府以“资产转移”为由接管安世,将闻泰持有的绝大部分股份交第三方托管。 多位律师指出,荷兰的指控不足以支撑接管措施。更深层原因是地缘政治,美国2024年将闻泰列入实体清单,荷兰随即跟进收紧管制。 全球客户这下犯了难。安世的产品是汽车雨刷、电源管理等必备的“工业大米”,大众、宝马等车企都依赖它,短期找替代产能根本不现实。 荷兰自己也陷入尴尬。接管的企业拿不出核心产能,反而要面临客户违约索赔,欧洲车企已经公开表达不满。 10月17日曾传出消息,荷兰总部暂停支付中国区员工薪酬,封禁系统权限。幸好部分权限已恢复,中国团队启动了自救。 中国区的应对很迅速,火速拉通本土供应链保障供应。这不是被动应对,而是早有准备的底气体现。 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数据能说明问题。士兰微以3.3%市占率升至全球第六,比亚迪以3.1%位居第七,国产替代正在加速。 安世中国2024年贡献了147亿元营收,占闻泰集团六分之一。这样的优质资产,技术实力早已被市场验证。 所谓“知识产权风险”更站不住脚。从收购至今,安世的技术迭代从未中断,东莞工厂的品控体系一直与全球接轨。 荷兰政府的做法违背了市场规律。强行割裂产业链,受伤的不仅是中资企业,还有依赖稳定供应的全球制造业。 闻泰科技已经表明严正立场,要求荷兰撤销错误指令,维护产业链开放合作。国际仲裁等法律途径也在准备中。 中国制造业的韧性在这场风波中显现。即便面临外部干预,依然能守住产能基本盘,保障供应链稳定。 这种以“安全”为名的干预,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看清本质。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指出,这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行为。 功率半导体是成熟制程领域,中国企业早已具备竞争力。安世的风波反而会加速全球客户对中国产能的认可。 东莞工厂的机器还在运转,中国团队的坚守让“卡脖子”阴谋难以得逞。事实会证明,技术标准靠的是实力而非标签。安世半导体公司 安世科技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媒:美国和欧洲日益担忧中国可能会主导芯片市场纽约时报10月17号报道称:“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