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曾说:“初中的时候,你玩游戏厉害,班里的男生都佩服你;高中的时候你打篮球厉害,班里的女生都崇拜你;大学的时候你唱歌很好听,班里的男生女生都很羡慕你。但是你要记住了,如果玩游戏、打篮球、唱歌,它们成就不了你的事业,不能给你带来财富,二十年后你再看,那些小时候让你引以为傲的东西,在同学聚会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记得住。” 这话听着扎心,却是戳破幻想的真话。谁没在年少时为一点“小本事”沾沾自喜?初中时班里有个男生,打《英雄联盟》能carry全场,课间围满了问攻略的同学,那阵仗比考第一还风光。可现在再聊起他,只剩“毕业后没找到正经工作”的叹息。 不是说爱好没用,是别把“一时的亮眼”当成“一辈子的靠山”。高中隔壁班有个男生,篮球打得好,全校运动会拿了冠军,女生递水递情书的能排到楼梯口。可他偏把心思全扑在球场上,上课睡觉、作业不交,最后高考连专科线都没到。后来听说他在工地搬砖,曾经的“篮球明星”,早没了当年的光彩。 董宇辉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年轻时没什么“让人崇拜”的技能,既不会打游戏也不会打篮球,就一门心思啃书本。考上西安外国语大学后,别人在宿舍追剧、唱歌,他在图书馆背单词、练口语。后来进了新东方,从普通老师做到顶流主播,靠的不是“一时的热闹”,是十几年磨出来的真本事。 再看看那些同学聚会上被记住的人,从来不是当年游戏打得好、歌唱得棒的。我表哥去年参加高中毕业二十年聚会,最受关注的是当年班里不起眼的“学霸”——现在是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帮好几个同学解决了家人看病的难题。没人再提谁当年篮球打得好,谁游戏玩得溜,大家聊的都是“现在能帮上什么忙”。 当然,爱好可以有,甚至可以当成副业。我同事小王,大学时爱唱歌,没把这当“炫耀的资本”,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学音频剪辑、练直播技巧。现在他在短视频平台做唱歌主播,每月能多赚好几千,还攒了一批粉丝。关键是他没丢主业,白天认真上班,晚上发展爱好,这才是把“爱好”变成了“加分项”,不是“绊脚石”。 董宇辉的话,不是要否定年轻人的爱好,是要叫醒那些“活在一时风光里”的人。年轻时的“让人佩服”很容易,难的是二十年後,还能让别人说一句“你真行”。别把时间耗在“转瞬即逝的亮眼”上,多打磨点能安身立命的本事,才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宿舍大混战,现在大家都很尴尬怎么办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