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卡雷斯曼那句“从没和美国人说过”的辩解,在法庭文件面前简直像纸糊的盾牌一戳就破。 事情得从闻泰科技那笔震动行业的收购说起,2019年这家中国企业砸了332亿元真金白银,把荷兰安世半导体收入囊中,这可是中国半导体史上最大的海外并购案,张学政作为操盘手,顺势成了这家荷兰公司的首席,也凭着这波操作得了“闻天下”的雅称,只是没想到这次“闻天下”是因为这样一桩糟心事。 安世半导体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别看它不做最尖端的芯片,在车用二极管、小信号晶体管这些基础领域却是实打实的巨头,全球市场份额能超过15%,基础芯片更是占到40%,大众、宝马、苹果这些国际大厂都得靠它供货,说是汽车电子供应链的“毛细血管”一点不夸张。 闻泰收购后也没亏待荷兰,五年里光企业所得税就交了1.3亿欧元,还在荷兰、德国等地养活了五千多员工,汉堡工厂每月能生产3.5万片晶圆,一年转化成700亿颗半导体,妥妥的优质企业。 可就因为控股股东是中国公司,麻烦就找上门了。 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围堵早就不是新闻,之前施压荷兰限制ASML对华出口光刻机就是现成的例子,从高端EUV到部分DUV设备,一步步收紧口子。 这次安世自然也逃不过,2024年12月闻泰先被塞进“实体清单”,到2025年9月美国又加码新规,把制裁范围扩大到控股50%以上的子公司,安世刚好撞在枪口上。 有意思的是,荷兰法院公布的文件显示,早在6月12日,美国商务部就跟荷兰外交部开过会,明晃晃地放话:想让安世拿到制裁豁免,必须换掉中国籍的首席张学政,这话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指令。 卡雷斯曼说自己6月上任以来没和美国人接触过,这话玩的是文字游戏——美国找的是外交部,绕开他这个经济部长照样能把压力传到荷兰政府核心。 而且时间点太巧合了,9月29日美国刚出穿透性新规,30号荷兰经济部就火速动用《商品供应法》接管安世,第二天法院就暂停了张学政的职务,连听证会都省了,上午递诉状下午就出判决,这效率在荷兰司法体系里简直反常得离谱。 更露馅的是,法院文件里跟“50%规则”相关的表述出现了近20次,甚至提到“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导致提前实施规则”,这哪是“错误认为”,分明是铁证如山。 荷兰看守内阁10月29号就到期了,卡雷斯曼这时候跳出来做决定,算盘打得精着呢。 一方面能在卸任前给美国交上“投名状”,毕竟荷兰视美国为传统盟友,在半导体这种关键领域向来不敢违逆 另一方面把难题丢给下届政府,自己拍屁股走人,还能落下个“维护经济安全”的名声,可纸包不住火,当法庭文件把美国施压的细节扒出来,他也只能改口说“正在谈判”“不方便泄露”,之前的硬气全没了,这嘴闭得比谁都快。 其实荷兰心里门儿清,安世的真正产能重心根本不在欧洲,东莞工厂一分钟能分割5万片晶圆,效率比荷兰本土工厂高得多,欧洲工厂连封测基板都得外购。 真把中资逼急了,受损的还是欧洲汽车业,AAI早就警告过,要是安世芯片断供,欧美车企都可能停产。 但在中美科技博弈的大背景下,荷兰还是选择了当美国的“温顺绵羊”,毕竟ASML的命脉还捏在美国手里,之前光刻机出口都妥协了,这次自然也硬气不起来。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美国霸权的又一次露脸,荷兰则扮演了帮腔的角色,卡雷斯曼的否认更像是自导自演的遮羞戏。 张学政成了这场博弈的牺牲品,“闻天下”的雅称这下真的传遍了行业,只是这名气来得太憋屈。 荷兰嘴上说对结果乐观,心里恐怕比谁都清楚,既要讨好美国又不想丢了中国供应链的好处,哪有这么好的事,后续谈判能不能善了,恐怕还得看美国的脸色。
荷兰也扛不住了!10月16日,在“明抢”中企被反制的第4天,荷兰政府紧急召开会
【280评论】【17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