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美军方不想打仗,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想和中国打仗,现在不一样了,连五角大

物规硬核 2025-10-20 14:49:14

以前是美军方不想打仗,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想和中国打仗,现在不一样了,连五角大楼的大佬们都开始放话备战台海了,最近关注新闻的话,不难发现这种变化,过去常有人说美军方其实不愿与中国交锋,反倒是民主、共和两党不断煽风点火,如今五角大楼的大佬们却纷纷改口,一会儿说要“做好部署”,一会儿又强调要“加码备战”。   回顾历史,美军在台海问题上曾表现得颇为“克制”,例如,朝鲜战争期间,杜鲁门坚决阻止麦克阿瑟越过鸭绿江向北进攻,1996年台海危机时,美军航母编队虽驶入台海,但其行动范围却受到了严格限制。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美军深知跨洋作战的补给线脆弱不堪,一旦陷入持久战,将付出巨大代价。   然而,时过境迁,2025年,五角大楼的预算飙升至217亿美元,全部投入无人系统、高超音速武器等前沿科技领域,印太司令部司令奥斯汀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放言“已做好部署准备”,就连布朗也推出了“非对称作战”计划,将台湾纳入“印太威慑链”。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美军技术优势被削弱的焦虑,中国的东风-27导弹能够直接打击关岛,055驱逐舰装备的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更是让美军航母的“关键窗口期”化为泡影。   民主党与共和党在“以台制华”的问题上,虽然手段各异,但目标却高度一致。   共和党倾向于单边军售和直接对抗,如特朗普时期直接向台湾出售21亿美元的武器,而民主党则更倾向于多边遏制和技术封锁。   这是因为两党背后有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支持,共和党依赖本土制造业和军工订单,而民主党则与跨国资本紧密相连,更关注产业链的重组。   更值得注意的是,军工复合体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巨头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以促使国会增加拨款。   在五角大楼2025年的国防预算中,38%的资金用于偿还利息,但仍挤出120亿美元用于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这种“预算焦虑”迫使美军在“收缩”与“扩张”之间摇摆不定。   美国的这一系列举动,让盟友们感到困惑,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时,将“经贸合作”作为重点,对“出兵协防台湾”的承诺避而不谈。   日本对美军要求将国防开支从GDP的3%提升至5%的提议装聋作哑,北约成员国更是直言美国“靠不住”,波兰防长甚至吐槽“美国不再是可靠盟友”,这波“离心”操作,直接暴露了美国“盟友管控”战略的失效。   相比之下,中俄的战略空间却在不断扩大,中国海军在关岛以西常态化巡航,量子雷达技术让美军F-35的突防成功率大幅下降,俄罗斯在远东部署“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对美军亚太基地形成了“战略反包围”。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俄在WTO框架下联合提出的“数字贸易主权”倡议,获得了77国的支持,这无疑对美国主导的经贸规则构成了挑战。   归根结底,美国这一战略转向,本质上是其霸权衰落的“系统危机”在军事领域的体现。   当“美国优先”的孤立主义与“修昔底德陷阱”的现实压力相碰撞,当军工复合体的利润诉求遭遇财政紧缩的“铁墙”,五角大楼只能在“收缩”与“扩张”之间艰难抉择。   这一系列操作或许能为美国争取一些喘息之机,但更可能加速全球多极化的进程,一个没有“绝对老大”的新时代,正在旧秩序的裂缝中悄然崛起。   对于中国而言,既要警惕美军“备战”声浪中的战略误判,更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核心原则。   当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实现代际领先,当003航母形成可靠的海上拒止能力,当“一带一路”推动全球经贸网络重构时,时间自然会站在中国这一边。   正如抗美援朝战争所证明的那样,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牢牢掌握和平的主动权。

0 阅读:84

评论列表

duyongkai

duyongkai

3
2025-10-20 15:47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