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披露普京停火条件!10月19日,据俄罗斯连塔网10月18日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16日在与美国领导人特朗普的电话交谈中提出了结束乌克兰冲突的必要条件。 普京表示,基辅必须彻底放弃顿涅茨克。美方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表示,普京对顿涅茨克的坚持,延续了此前和平谈判的核心条件,正是这类条件让谈判陷入僵局,也浇冷了白宫对达成协议的乐观预期。 这事说白了就是,普京和特朗普通电话时,把“乌克兰彻底交出顿涅茨克”作为停火硬要求。美方看出来普京没松口,原本想推进和谈的心思一下沉了下去。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领土诉求,而是盘根错节的战略算计,每一条都戳中了俄乌博弈的要害。 顿涅茨克和俄罗斯的羁绊早刻进了骨子里。2001年乌克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这里74.9%的人口以俄语为母语,几乎人人都会说俄语,文化和经济上长期向俄罗斯倾斜。 2014年冲突爆发后,当地民间武装就成立了“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与基辅政府分庭抗礼,这背后正是深厚的民意基础在支撑。 到2022年9月的入俄公投中,99.23%的选民赞成加入俄罗斯,投票率更是高达97.51%。 对普京来说,拿下这片土地既有“顺应民意”的正当性,更能兑现对国内民众的承诺——毕竟俄罗斯过半民众都将乌东部局势视作“内战”,对亲俄地区的支持早已成为社会共识。 从战略上看,顿涅茨克就是俄罗斯西部的“安全屏障”。这片土地与克里米亚、卢甘斯克等控制区连成一片,形成了从东部延伸到黑海沿岸的缓冲带,把北约东扩的触角挡在了数百公里之外。 更关键的是,乌克兰目前还控制着顿涅茨克约30%的领土,包括斯洛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等要塞城市,这些地方构成的防御带地形险要,被俄军称为“难以攻克的堡垒”。 一旦彻底掌控顿涅茨克,俄军就能以此为跳板直逼第聂伯河,乌克兰的整个东部防线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崩塌,这种战略主动权普京显然不愿放手。 经济价值更是让顿涅茨克成为必争之地。作为乌克兰的工业心脏,这里的煤矿、钢铁厂、武器制造厂撑起了乌经济的半壁江山,还有丰富的稀土矿产和肥沃农田。 俄罗斯控制这片区域后,既能补充自身的能源和工业链条,还能卡住乌克兰的经济命脉——要知道失去顿巴斯,乌克兰经济基本等于被抽了筋,短期内根本无法恢复。 更别提这里连接的亚速海海岸线,对俄罗斯货物出海和能源运输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让普京无法让步的,是俄军在顿涅茨克付出的惨痛代价。2025年9月的战场数据显示,俄军夏季攻势为了争夺顿涅茨克东部的多布罗皮利亚等据点,单日伤亡曾突破千人,4月至8月的进攻仅控制不到70平方公里土地,整个区域成了名副其实的“伤亡黑洞”。 从2014年到现在,为了拿下顿涅茨克近70%的土地,俄军投入的兵力和资源不计其数,马里乌波尔战役的惨烈更是让全世界瞩目。 这种用鲜血换来的控制区,要普京轻易放弃,既无法向国内军方交代,更会动摇自身的执政基础。 普京的坚持还藏着谈判桌上的算计。相比2025年8月阿拉斯加会谈时要求同时割让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这次只提一地已经算是“让步”,还抛出了从扎波罗热、赫尔松部分撤军的诱饵。 这种策略既给了特朗普推进和谈的台阶,又守住了核心利益——毕竟顿涅茨克是整个东部战线的枢纽,只要握在手里,就算放弃其他区域,依然能掌控谈判主动权。 美方官员看不透这层心思才会乐观,等反应过来普京是在“以退为进”,自然会浇灭预期。 更有意思的是国际层面的考量。尽管联合国大会有143个国家不承认顿涅茨克的入俄公投,但俄罗斯早已完成了实际控制——换用卢布、发放护照、重建基础设施,到2025年这些区域已经基本融入俄体系。 这种“事实既成”让普京有恃无恐,毕竟西方再反对,也很难把已经“俄罗斯化”的土地抢回去。 对基辅来说,放弃顿涅茨克更是难上加难,自2014年以来,乌克兰为保住这里付出了1.4万人丧生、150万人逃离的代价,泽连斯基要是点头,等于否定了所有牺牲,根本无法向民众交代。 这一连串的现实因素拧在一起,就成了普京咬着顿涅茨克不放的底气。美方想靠通话打破僵局,显然低估了这片土地在俄罗斯战略棋盘上的分量,谈判陷入僵局也就成了必然。
美媒披露普京停火条件!10月19日,据俄罗斯连塔网10月18日报道,美国《华盛顿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10-20 14:57:24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