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挺好的,不浪费粮食!10月18日报道,河北一对夫妻去内蒙古玩,发现路边地里有很多蔬菜、土豆,竟然直接跑地里捡,农户发现后,不但不阻拦,反而催促他们:快捡吧,随便捡!原来,这些蔬菜都是农户不要的,就算他们不来捡,也是放在地里烂掉,夫妻俩1整天,捡了500斤,整个冬天的蔬菜都有了。 10月18日大象新闻报道,河北一对夫妻开着车去内蒙古玩,本来就想看看草原风景,结果这一趟下来,收获可比预想的大多了。 车子在公路上跑着,两边除了草原,就是一片片刚收完的农田,奇怪的是地里还散落着不少蔬菜,土豆、洋葱、白菜、甘蓝,东一堆西一堆的看着还挺新鲜。 夫妻俩心里纳闷,这些菜怎么没人要,正好前面有个农户在地里忙活,赶紧停车问问情况。 农户大哥特别实在,直接说:这些都是收割机漏下的,个头小的、长得不规整的,机器收不干净,要是再雇人来捡,工钱比这些菜值钱多了不划算,您要是需要随便捡反正放着也是烂掉。 听完这话夫妻俩眼睛都亮了,赶紧从车里拿出编织袋,撸起袖子就开干,男的在前面挖土豆、拔洋葱,女的在后面分类装袋还仔细挑选,只要那些完好的、能存放的。 内蒙古的秋天早晚温差大,中午太阳晒得人直冒汗,两口子从上午一直忙到太阳快落山,中间就啃了几口干粮,等停下来一看好家伙,整整捡了好几堆,看着要有500斤菜。 车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后座也堆了不少,回程路上女的还在算账:这些菜够咱俩吃一冬天了,省下的菜钱比油钱还多呢。 其实在内蒙古这种事儿并不稀奇,当地农户种地规模大,动不动就是几百亩上千亩,收割时用的都是大型机械效率是高了但总有遗漏,那些藏在叶子底下的、长在边边角角的,机器根本收不到。 再说了现在收购商要求也高,个头必须均匀外形得好看,稍微有点瑕疵的人家根本不收,农户算算账,专门为这些次品再组织人工采收,成本太高,还不如让它们回归土地当肥料。 当地还有个说法秋收后留些粮食在地里,是给过路的鸟兽留口粮,也是给有缘人留个念想,这种朴素的想法在内蒙古农村特别普遍。 有意思的是,这种捡菜文化还带动了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每年秋收后,不少城里人专门开车到内蒙古农村转悠,既能看风景又能捡点新鲜蔬菜回去,农户们也乐见其成,有的还会主动指点哪块地里的菜多、哪种菜好存放。 网上有人分享过类似经历,说在内蒙古不光能捡菜,农户还会送些自家做的奶豆腐、风干肉,这种淳朴的民风,让很多外地游客印象深刻。 当然也有人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农户收入,实际上,农户们早就算明白了账,与其花钱雇人二次采收这些边角料,不如让有需要的人拿走,至少不浪费,况且这些散落的蔬菜加起来也就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几,对整体收入影响不大。 这种做法还挺环保的,要知道全国每年因为各种原因浪费的粮食蔬菜数量惊人,如果各地都能像内蒙古农户这样,把那些卖相不好但质量没问题的农产品利用起来,能减少多少浪费。 现在城里人买菜都讲究品相好看、包装精美,但在田间地头,那些长得不那么标准的蔬菜,营养价值一点不差味道可能还更好,这次捡菜之旅让更多人意识到,食物的价值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它能填饱肚子、滋养身体。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样挺好的,不浪费粮食!10月18日报道,河北一对夫妻去内蒙古玩,发现路边地里有
史太郎呀
2025-10-20 15:28:30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