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全球前三, 如今沦为废铁价, 中国机床如何破局重生? 中国机床行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如今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国有企业盲目引进技术导致核心能力缺失,而民营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能否带领行业重回巅峰呢? 熊猫机床行业也曾一度风光无限,但现在却面临着转型的挑战。过去,18家国有机床企业(“十八罗汉”)支撑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但如今多数已经破产或重组,行业陷入了困境。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大量引进国外技术,但由于核心代码被锁死,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技术依赖严重。例如,沈阳机床在收购德国希斯公司时就遭遇了“技术禁运”。 2008年前后,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通过并购和扩张一度登顶全球市场,但高负债和低端产品问题最终导致它们破产,设备甚至被按废铁价拍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济南二机床(唯一存活的“罗汉”)和民营企业如大连光洋、深圳创世纪通过高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取得了显著突破。济南二机床为福特制造了高精度冲压机,大连光洋的五轴机床则用于歼-20起落架的加工。 目前,国产化率已提升至68%,但高端数控系统的国产化率仍不足10%,贸易逆差高达59.7亿美元(2020年)。政策支持和民营企业的创新是重回世界前列的关键。尽管《中国制造2025》对机床行业提供了支持,但实际突破有限。大家认为,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未来?在机床行业中,如何平衡民营企业的潜力和局限呢?机床产业链 机床国产化 机床梯队排行 机床行业白皮书 世界品牌机床
[点赞]2017年,格力赚了224亿,结果董明珠一声咬定,这钱五年内不分红,统
【220评论】【1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