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怕的不是中国,是全世界都不跟它玩了!很多人以为,美财长贝森特15日指责中国“对抗世界”,是在秀强硬。错了!真相是,当中国的反制只针对美国,却对其他国家“按规申请”留出活口时,美国最恐惧的,是自己将被全世界孤立!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公告,扩大了对稀土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范围,涵盖了半导体、磁铁这些高科技领域的微量稀土成分。简单讲,就是出口这些东西得提前申请许可,符合程序就能过关。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直接回应美国几个月前加征的关税。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在4月份就对中国的电动车、电池和太阳能板征收了高达34%的额外关税,搞得中美贸易摩擦又热起来了。中国这边呢,反制措施精准得很,只瞄准美国企业,不波及其他国家。这点特别关键,因为稀土是中国控制全球90%以上供应的战略资源,用来做芯片、电动车电池、军工装备啥的,没它不行。 贝森特这人,1962年生,南卡罗来纳州人,早年混华尔街,当过索罗斯基金的首席投资官,专搞宏观交易,押注货币和大宗商品波动。2024年大选他大力支持特朗普,捐了不少钱,胜选后直接当上财政部长。10月15日,他在华盛顿的新闻发布会上直指中国,说这管制是经济胁迫,会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他把话说得很重,声称中国在用稀土霸权对抗整个世界,影响每个依赖供应链的国家。听起来像在拉盟友下水,但仔细一瞧,这话里藏着美国的真焦虑。为什么?因为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这些管制是针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合法回应,其他国家只要按规矩走,申请许可就能正常进口。欧盟的汽车厂、日本的电子公司、韩国的电池企业,提交标准文件,三天两头就批了,没啥大障碍。 你想想,这局面多尴尬。美国想建“反华联盟”,拉着欧洲、亚洲国家一起制裁中国,结果呢?中国不跟你玩全面对抗,只跟你美国单挑。其他国家一看,合作大门还开着,为什么要跟美国搅和,赔上自己的生意?比如,德国大众汽车的供应商上周就拿到了许可,北京海关盖章放行,货船直接从上海港出发,直奔汉堡。相比之下,美国企业卡在审批链条上,延误了好几周。这不是巧合,是中国策略的精明之处:用规则堵住美国的路,却给别人留条缝。贝森特在那发布会翻报告、敲数据,强调全球影响,但数据摆在那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供应链中断主要来自美国关税,不是中国管制。欧洲委员会的报告也说,中国许可制度透明,平均处理时间不到五天,远低于美国对华出口的审查期。 说到底,美国怕的不是中国实力多强,而是自己被晾在一边。过去几年,美国到处推“脱钩”,建芯片联盟、矿产联盟,声称要分散对中国依赖。但现实骨感得很,全球稀土加工80%在中国手里,美国本土产量连10%都不到。澳大利亚有矿,但提炼技术落后,得靠中国帮忙。日本呢,早几年就试着自建供应链,花了上百亿日元,结果还是离不开中国供应。贝森特上任后,推动国会通过矿产开发法案,拨款建新矿,但专家估算,至少得五年才能见效。这期间,贸易战升级,美国企业成本飙升,通用电气、波音这些巨头叫苦连天。反观中国,稀土出口管制不影响国内经济,还能倒逼美国让步。 国际社会反应也说明问题。10月16日,中国商务部回应贝森特言论,说美国故意夸大事实,制造恐慌。欧盟贸易专员在布鲁塞尔会议上表态,支持多边规则,不想卷入双边争端。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低调表示,会继续和中国谈许可细节,确保半导体产业稳定。韩国贸易部更直白,欢迎北京简化流程,避免供应链断裂。甚至澳大利亚,虽然是美国盟友,但总理在堪培拉议会说,不会为稀土问题牺牲本国出口利益。澳大利亚Lynas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稀土生产商,但加工环节还得去中国马来西亚工厂。这帮国家都精着呢,为什么为美国火中取栗?结果,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推进缓慢,成员国签协议时总拖拖拉拉,生怕得罪中国这个大买家。 再看军事角度,这事儿得严谨点说。稀土不光民用,军工更离不开,比如F-35战机的磁铁、导弹的导航系统。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2025年供应链风险中,稀土位列前三。中国管制一出,五角大楼赶紧评估,结论是短期内无替代,建议增加库存。但库存就那么多,够用半年就不错了。台湾地区防务部也跟着紧张,采购美制装备时,稀土短缺直接影响交付。美军印太司令部在关岛的演习中,就因为部件延误,推迟了两次。这不是小事儿,牵扯到亚太部署的节奏。美国想用军事施压,但中国不接招,只在经济上点到为止。贝森特在10月17日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上,敦促IMF和世界银行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但世行行长摇头,说要基于事实评估,没证据显示中国违反WTO规则。
美国怕的不是中国,是全世界都不跟它玩了!很多人以为,美财长贝森特15日指责中国“
文史啊旺
2025-10-20 15:53: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