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可能到现在还没意识到,他在美国总统面前根本没什么面子,也没什么存在感。 他始终拎不清自己在大国博弈中的位置,一门心思把美国当成救命的浮木,却没发现这根浮木早就被特朗普政府当成了可随意丢弃的筹码。 就拿10月这次华盛顿之行来说,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被冷遇的尴尬,在他乘坐专机横跨大西洋的途中,特朗普和普京已经进行了长达2.5小时的通话,双方相谈甚欢,不仅敲定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会晤安排,还高调宣称通话“富有成效”。 要知道,这个时间点选得极为微妙,恰好卡在泽连斯基抵达华盛顿的前一天,明摆着就是在给他的访美之行泼冷水,可他似乎完全没get到这层深意,依旧对此次白宫会面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等他降落在华盛顿机场,更尴尬的场面来了,美国政府没有派遣任何高级别官员接机,最后只能让随行的乌克兰工作人员临时客串接机人员,这在国际外交礼仪中堪称罕见的冷遇。 要知道他此前访问欧洲时,待遇可是天差地别,今年3月他在白宫会谈不欢而散后火速飞往英国,英国首相斯塔默在唐宁街10号门口亲自迎接,街道两旁满是欢呼的人群,双方还顺利签署了22.6亿英镑的贷款协议,那一刻的他才算是真正享受到了国家元首应有的礼遇。 可即便如此,泽连斯基还是对欧洲的热情不屑一顾,一门心思扑向对他冷漠至极的美国,此次访美,泽连斯基的核心诉求是拿到“战斧”巡航导弹,他甚至抛出了用数千架乌克兰无人机交换的筹码,可结果还是被特朗普轻飘飘地拒绝了。 特朗普先是假意夸赞“战斧”导弹的威力,转头就以“美国自身也需要储备”为由变卦,还直言不讳地表示会把与普京的通话内容转告给他,这姿态完全就是把泽连斯基当成了局外人。 其实泽连斯基就算拿到“战斧”导弹也未必能用得上,每枚导弹成本高达130万美元,美国每年仅能生产50至70枚,就算真的援助,数量也少得可怜,再加上乌克兰缺乏发射平台和配套的技术支持,想要形成战斗力至少需要一年的准备时间。 更讽刺的是,他心心念念的导弹援助,在特朗普眼里还不如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重要,两人在通话中花了大量时间讨论俄乌冲突结束后的美俄贸易议题,乌克兰的利益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更让泽连斯基难堪的是,俄美选定的会晤地点布达佩斯,堪称是他最不愿面对的地方,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一直对俄持友好态度,还是欧盟中唯一退出《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国家,无需执行对普京的逮捕令,选择在这里会晤,无疑是在公开无视乌克兰的立场。 可特朗普根本不在乎泽连斯基的感受,他甚至在泽连斯基访美期间明确表示,国会计划审议的对俄制裁法案“时机不够成熟”,此前对俄的强硬态度瞬间软化,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操作,彻底暴露了美国对乌政策的功利性。 泽连斯基对美国的盲目依赖,早已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可美国对他的支持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算计。 自2025年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对乌援助一路大幅缩水,4月份将援助金额从3000亿美元砍到1000亿美元,8月干脆彻底停止了直接军事援助,让乌克兰去求助欧洲的北约伙伴。 反观欧洲,截至2025年2月,欧盟已向乌克兰提供约1450亿美元援助,贡献不比美国小,可泽连斯基偏偏看不上这份诚意。 美国对乌援助的虎头蛇尾,早就有迹可循,特朗普政府内部一直存在“抽身乌克兰”的声音,副总统万斯更是坚定的反援乌派,在他的推动下,美国国务院甚至暂停了对乌克兰政治改革、能源基础设施保护等项目的资助。 更严重的是,美国提供的援助装备还出现了大量失踪的情况,仅150多枚“毒刺”导弹和250枚“标枪”导弹就下落不明,这背后到底是管理混乱还是中饱私囊,恐怕只有美国自己清楚。 对比泽连斯基在欧美两地的待遇,就能清晰地看出他外交策略的巨大失误,在欧洲,他每到一处都能收获掌声和实际援助,英国牵头组建“自愿联盟”支持乌克兰,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欧洲将军费提升至GDP的3%以上,就算欧洲军工体系存在短板,无法完全替代美国的援助,但这份诚意显而易见。 可他却一门心思讨好美国,甚至在白宫与特朗普爆发激烈争吵后,还让乌克兰国会紧急通过对特朗普的“感谢声明”,这种低声下气的姿态,最终只换来了援助暂停的结局。 说到底,泽连斯基始终没明白,在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战略里,乌克兰从来都不是什么重要的盟友,只是牵制俄罗斯的一枚棋子。 当这枚棋子失去利用价值,或者与美国的核心利益产生冲突时,被抛弃是必然的结局,就像当年美国抛弃阿富汗一样,如今的乌克兰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 泽连斯基一边看不上真心实意提供支持的欧洲,一边对把他当工具人的美国卑躬屈膝,这种拎不清的外交操作,不仅让乌克兰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也让自己沦为了国际社会的笑柄。 他或许到最后都不会明白,依附于别人的庇护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尊重,而盲目迷信大国的承诺,只会让自己的国家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泽连斯基可能到现在还没意识到,他在美国总统面前根本没什么面子,也没什么存在感。
未央秘史
2025-10-20 16:46: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