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印度商人在义乌订了两千双鞋,付完定金后要求货到印度再结尾款。结果义乌商家直接发了两千只右脚鞋,说尾款结清才给左脚鞋。这招儿乍看像是段子,实则是专门对付印度人的。 (信源:网易——义乌鞋商智斗印度买家:先发千只右脚,尾款到账再补左脚!) 事情的来龙去脉很简单:这位印度商人通过跨境平台找到义乌一家鞋厂,订了 2000 双休闲鞋,约定先付 30% 定金,剩下的 70% 尾款在发货前结清。 可等鞋厂备好货,印度商人却突然变卦,说 “印度那边清关麻烦,得等货到港口验收后才能结尾款”。 鞋厂老板老陈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想拖着不给尾款,毕竟以前也遇到过印度客户 “货到压价”“收货后失联” 的情况。 老陈没直接翻脸,反而笑着答应了 “货到付款” 的要求,转头就让车间把 2000 双鞋拆成左右脚,只发了右脚鞋过去。 印度商人收到货拆开集装箱,当场懵了 —— 满箱子全是右脚鞋,根本没法卖!他急得赶紧联系老陈,老陈才慢悠悠解释:“你说要货到付款,我先给你一半货,等你把尾款打过来,剩下的左脚鞋马上发,这样大家都放心。” 这下印度商人没辙了。两千只右脚鞋既不能零售,也不能退货(国际运费比鞋还贵),只能乖乖把尾款打给老陈。老陈收到钱的当天,就把左脚鞋发了出去,还顺便多送了 20 双鞋当 “补偿”,既保住了货款,又没把关系闹僵。 后来老陈跟同行聊起这事,大家都笑说:“这招儿在义乌不算新鲜,对付想拖欠货款的客户,就得这么办。” 这里给大家科普个外贸常识:义乌商家这么做,不是 “刁难客户”,而是规避 “尾款风险”。 做跨境贸易最怕啥?就是客户付了定金,货发出去后却收不到尾款。尤其是印度、中东等地区的部分客户,常以 “清关难”“货物有瑕疵” 为借口压价或拖欠,有些甚至收到货后直接失联。 而 “拆分货物发货”(比如只发右脚鞋、只发上衣不发裤子),是义乌商家摸索出的低成本防坑方法 —— 既不违反合同,又能牢牢掌握主动权。 老陈说,他刚开始做外贸时也吃过亏。10 年前有个印度客户订了 5000 双拖鞋,他没防着,全款发货后客户却以 “拖鞋尺码偏小” 为由,只肯付 80% 的尾款,剩下的 20% 拖了半年都没给。 最后老陈算了算,扣掉国际追款的成本,这单生意几乎没赚钱。从那以后,他就立下规矩:对新客户或有风险的地区,要么要求 “发货前结清尾款”,要么就 “拆分货物发货”,宁愿麻烦点,也不冒坏账的风险。 其实在义乌,类似的 “防坑操作” 还有很多。比如有商家给中东客户发服装,会先把衣服的纽扣、拉链单独打包,等尾款到了再寄过去;还有商家给东南亚客户发小家电,会把关键零件(比如充电器、电池)分开发货。 这些方法看着 “鸡贼”,实则是义乌商家在长期外贸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 毕竟义乌每年有上百亿的跨境订单,打交道的客户来自全世界,没点应对风险的智慧,根本撑不下去。 网友们知道这事儿后,都夸老陈 “聪明”:“对付耍小聪明的客户,就得用这种办法”“义乌商家太懂外贸了,这招儿既解气又实用”“以前总听说外贸不好做,现在才知道商家们都有自己的防坑秘籍”。 还有做外贸的网友留言:“我也给印度客户发过‘拆分货’,不过我是发一半数量,尾款到了再发另一半,效果一样好。” 不过老陈也强调,不是所有客户都要这么 “防着”。他说:“大部分客户还是守规矩的,尤其是合作多年的老客户,我们都是全款发货,甚至还能给账期。只有对新客户、首次合作的地区,才会用拆分发货的方法,这也是为了双方都有保障。” 毕竟外贸生意讲究 “长期合作”,真把客户逼急了也不行,关键是找到 “保护自己又不冒犯客户” 的平衡点。 现在义乌的很多商家,还会借助专业的跨境贸易工具来降低风险。比如通过义乌小商品城的 “外贸服务平台” 核查客户信用,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托管尾款,甚至给货物买 “出口信用保险”—— 就算客户拖欠货款,保险公司也能赔偿一部分损失。 这些方法加上 “拆分发货” 的土办法,让义乌外贸的坏账率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义乌商家这招 “发右脚鞋逼尾款” 靠谱吗?要是你做外贸,遇到客户要求 “货到付款”,会怎么应对?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也让更多人知道:做生意既要讲诚信,也要有防坑的智慧,尤其是跨境贸易,多留个心眼总没错!
其实我们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印度除了极少数高知人士,其他包括印度高层精英,下至普通
【7评论】【5点赞】
你说行就行
都是段子。现实是不给钱不发货。谁有功夫跟你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