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壬年”并非明代常见的正式年号表述方式。 明代官方纪年是“干支”与“年号”并列使用,“午”在地支中排第七位,“壬”在天干中排第九位,二者组合在六十甲子循环中并无直接对应的单一具体年份。查阅明代《诸帝年表》能发现,含“壬午”干支的年份总共出现了五次: - 洪武三十五年(1402 年,建文四年) - 天顺六年(1462 年) - 嘉靖元年(1522 年) - 万历十年(1582 年) - 崇祯十五年(1642 年) 要是族谱手抄时把“壬午”误写成“午壬”,那么最有可能指的是嘉靖元年(1522 年)。这一年明世宗朱厚熜刚刚即位,天下大赦、军屯进行调整,鼓励滨海移民北上垦荒,这与“自海州十八村徙诸城”的背景完全相符。所以,徐继焕一支的迁徙时间可确定为公元 1522 年(嘉靖元年,壬午)。
“午壬年”并非明代常见的正式年号表述方式。 明代官方纪年是“干支”与“年号”并列
凌珍谈汽车
2025-10-21 02:54:50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