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说的那句话,真是说到人心里去了:“中国人在准备战争,但真的不想

天天纪闻 2025-10-21 10:54:34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说的那句话,真是说到人心里去了:“中国人在准备战争,但真的不想打仗,而是他们清楚的知道,要避免战争,就得先做好打仗的准备。”   他说:“中国人在准备战争,但真的不想打仗,而是他们清楚地知道,要避免战争,就得先做好打仗的准备。” 这话听着有点绕,但琢磨琢磨全是实在理,而且每一句都能在现实里找到影子。   先说说杨荣文这人,可不是随便发表感慨的普通人。他在新加坡政府里干了 23 年,当过新闻部长、贸易部长,还做过外交部长,早年更是李光耀的助手,现在还是新加坡决策层的重要智囊。   常年跟地缘政治打交道,他看问题比一般人准得多,而且他的看法不光是自己的判断,多少也能代表东南亚一些国家对当下局势的真实想法。毕竟新加坡夹在大国之间,对地区安全的风吹草动最敏感,他们的观察往往更客观。   杨荣文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他之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公开演讲的时候,把事儿掰扯得明明白白。他说未来十年亚太地区风险不小,尤其提到台湾问题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索。   这话真不是危言耸听,他还在别的场合说过,美国对台湾的政策根本不是出于爱台湾人,就是把台湾当成对付中国的棋子,还是美国军火企业的好生意。他看得很透,美国能维持现在的局面多久,全看中美军事力量的对比,还有台湾民众愿不愿意当这枚棋子。   中国这边的态度其实一直很明确,从来都是尽全力争取和平统一,但架不住外部势力老挑事。就像杨荣文说的,这种时候不做好准备不行。   而且中国的准备远不止军事上那点事儿,政治、经济、科技各个领域都想到了,连那些非传统的安全威胁都做了预案。说白了,就是把所有坏情况都想到,真出事了不至于手忙脚乱。 说到军事准备,肯定有人要问,是不是中国要扩军打仗了?看看 2025 年的国防支出就知道了,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了 1.81 万亿元,比上年涨了 7.2%。乍一看数字不少,但跟其他军事大国比,真不算多。不管是占 GDP 的比例、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还是摊到每个人头上的钱,都比美国那些国家低得多。   而且这钱怎么花的全是公开透明的,要经过人大审查批准,还会向联合国报备,根本不是藏着掖着搞扩张。   那这钱到底花在哪儿了?仔细看看就清楚,全是实打实的自卫需求。一部分用来搞新的作战力量,同时也加强传统部队,把军兵种的结构理顺;另一部分用来完善侦察预警、战场保障这些体系,确保军队建设的规划能顺利收尾。   还有就是让部队多搞实战化训练,建强军事院校,培养新型人才;最后才是深化军队改革,改善官兵的训练和生活条件。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没有半分浪费,更不是为了主动挑事。 从资本市场也能看出点门道,中国船舶、中航成飞这些军工企业发展得很稳。就像之前美国打压中国造船业时看到的那样,中国船舶不光能造商船,军舰技术也越来越硬,这背后其实是整个国防工业体系在不断完善。这种稳扎稳打的发展,不是为了跟谁比高低,而是为了让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守住和平。   但要是觉得中国光搞国防就是想打仗,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些年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里的表现,全是热爱和平的实锤。“中国蓝盔” 已经在维和战场上守了 35 年,累计派出去 5 万多人次,足迹踏遍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就说黎巴嫩南部的雷区吧,中国维和部队在那儿干了 19 年,安全清排了近 200 万平方米的疑似雷区,销毁了 1.8 万多枚地雷和未爆物,硬生生给当地老百姓开出了一条安全的回家路。   在阿卜耶伊任务区,中国的维和直升机分队顶着高温风沙,给冲突地区送补给,联合国都夸他们是 “不可或缺的航空力量”。这些事儿可不是装出来的,是实打实的守护和平。   为啥要一边搞国防建设,一边又去维和?其实这正是杨荣文看懂的道理:准备打仗,才是为了不打仗。现在美国为了保住自己的霸权,在亚太这边没少搞动作,今天拉着盟友搞军演,明天又卖武器给台湾,把地区安全风险越推越高。   中国要是没点自保的本事,早就被人家拿捏了。就像之前美国对中国造船业下狠手,又是调查又是收高额港口费,不就是觉得能掐住中国的软肋吗?可中国早有准备,核心技术在手,根本不怕这种打压。

0 阅读:1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