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造假叠加摆拍:10起网络谣言背后的流量迷局 公安部公布2025年打击网络谣言

风姿卓越星空 2025-10-21 12:11:12

AI造假叠加摆拍:10起网络谣言背后的流量迷局 公安部公布2025年打击网络谣言10起典型案例,涉及虚假摆拍、编造公共政策、AI造假等行为,如“上海老伯勒索名包”“玉溪入城收费”等谣言,当事人均被依法惩处,旨在净化网络空间。这10起案例简直是一本“谣言制造手册”——从摆拍演戏到AI生成,从伪造政策到虚构灾情,造谣者为了流量可谓“精益求精”。但比起愤怒,我们更该警惕的是:​谣言正从“博眼球”升级为“系统性攻击”​。例如“上海老伯勒索名包”是团队化摆拍运营,“山西大同地震”则用AI工具一键生成视频,其逼真度和传播效率远超过去单纯文字谣言。这种“技术+剧本”的组合拳,不仅消耗社会信任,更可能被用于操纵舆情、干扰公共决策。 公安机关的重拳出击固然解气,但真正治本还需打破谣言的“流量经济链”。为什么有人甘愿冒险?因为​“吸粉-引流-变现”的商业模式至今仍在奖励谣言制造者​。平台算法若持续推崇“争议即热度”,法律惩戒就只能事后扑火。或许下一步该推动平台改革推荐机制,比如对“疑似谣言”内容限流、对权威辟谣加权展示,让造谣者无利可图。 当然,作为普通网民,我们也不必陷入“啥都不敢信”的焦虑。记住一个原则:​让子弹多飞一会儿,等一等官方信源。比如“玉溪入城收费”这种明显反常识的政策谣言,只要稍加搜索当地政府网站就能识破。与其争当“第一波转发者”,不如做“最后一个核实者”——这才是对清朗网络真正的贡献。AI图片造假

0 阅读:0
风姿卓越星空

风姿卓越星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