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子家待了三天,我算彻底体会到了——魂不守舍,浑身不得劲! 真不是我矫情,第一天人家把你当客, 端茶递水客客气气;第二天还能算亲,唠唠家常没那么拘谨;可再往后啊,你就成了得盯着人脸色的“外人”。 吃饭得顺着他们的口味,我爱吃的清淡菜没几样,也不敢说;说话得在心里打草稿,怕哪句说错让小辈不开心; 想搭把手擦个桌子吧,又怕人嫌你擦得不干净,坐沙发上怕占地方,站着又显得生分,那股子局促劲儿,憋得人难受。 其实去闺女家也差不多,不是感情不好,是两代人日子太拧巴。 我十点就想睡,她半夜还在刷手机;我爱吃粥配咸菜,她顿顿离不开火锅;我觉得衣服得挂好,她偏说堆椅子上才有生活气。 别扯什么互相迁就,时间长了,最后妥协的八成还是咱们这些当老的。 兜兜转转才明白,这世上最好的地儿,从来不是多宽敞的大房子,而是自己那个哪怕乱点,却能彻底放松的小窝。 想几点起就几点起,早上煮碗粥想放糖就放糖;电视开多大声都没人管,翘着二郎腿嗑瓜子也没人说你没规矩。 这不是不合群,是活到这岁数终于想通了:最高级的养生根本不是吃补品,是养自己的情绪。 而最好的情绪,就藏在能让你随心所欲“松口气”的地方——咱自己家! 你们在儿女家待着,是不是也总觉得放不开?远在外地的儿子
这不就是敢都不敢想的事情。[扁嘴]
【5评论】【1点赞】
用户13xxx75
互相当对方不存在就能和谐共处
用户69xxx05
两代人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相互尊重,尽可能的的少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