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李在明宣布了 2025年10月21日据看看新闻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在首尔国际航空航天暨军工展览会上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他表示韩国将在2030年前投入超出预期的预算,全力发展国防和航空航天研究,目标是将韩国的国防工业体系推进到全球第四强的位置。李在明说:“跻身全球第四大防务强国,绝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韩国为啥突然有这雄心壮志,从历史上看,韩国一直处在地缘政治的夹缝中。北边有朝鲜这个劲敌,周边还有中俄这样的大国。 过去,韩国在军事上基本是靠美国罩着,作战指挥权都在美国手里。但这些年,韩国经济发展起来了,兜里有钱了,就想着在军事上也能挺直腰杆。特别是看到以色列等国靠军工出口赚得盆满钵满,韩国也眼热了。 这一雄心有明确的预算支撑。据韩国国防部公告,李在明政府宣布2026年国防预算将达66.3万亿韩元(约合490亿美元),较2025年增长8.2%。 预算倾斜的核心原因是战场形态的技术迭代——AI战斗机器人、察打一体无人机、超精密导弹等装备已成为军工竞争焦点,韩国试图通过资金投入抢占技术制高点,摆脱对美制高端武器的依赖。 韩国军工近年确实成果显著。合作研发方面,2025年4月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与韩国韩华航空航天公司达成协议,联合开发适配韩海军舰艇的短距起降无人机系统,韩华方面投入3000亿韩元(约合2.2亿美元)参与核心技术攻关。 出口领域更是突破明显:据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数据,2024年韩国武器出口额已升至全球第四,较2022年的170亿美元再创新高,其中K9自行榴弹炮单型装备出口超30个国家,仅2025年1月对越南出口20门就达3亿美元;全球军火商百强榜中,韩国4家企业上榜,总营收同比增长39%。 不过,韩国想成为全球第四大防务强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从国际影响来看,韩国要是真把国防工业搞上去了,首先受影响的就是周边国家。 朝鲜肯定会觉得威胁更大,可能会进一步加强自身军事力量。而中国和俄罗斯,也会对韩国的军事崛起保持警惕。 另外,美国作为韩国的盟友,虽然现在和韩国有军事合作,但如果韩国国防工业太独立,减少对美国武器的采购,美国估计也会不高兴。 技术瓶颈仍是核心障碍。尽管韩国在半导体、造船等领域具备优势,但军工关键技术自主化不足:军用航空发动机依赖美国通用电气,自研KF-21隐身战斗机仍采用美制F414发动机;隐身涂层、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等材料与制造技术,与中美俄等传统强国存在代差。 这种“组装式创新”导致韩国高端装备出口常受技术授权限制,难以形成完整产业链优势。 经济平衡问题凸显。66.3万亿韩元国防预算占韩国GDP的2.8%,连续5年增幅超5%。虽然军工出口对GDP拉动作用明显(2024年贡献率达1.2%),但持续高投入已引发民生领域争议——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2024年社会保障预算增速仅3.1%,低于国防预算增幅,民众对教育、医疗投入不足的不满情绪上升,成为李在明政府的重要执政压力。 韩美同盟的制约更具复杂性。李在明政府明确将“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作为军工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计划在2030年前具备独立指挥能力。 但美国对此态度谨慎——美军太平洋司令部评估显示,韩国在情报融合、弹道导弹防御协同等领域仍依赖美军体系。 更关键的是,韩国军工自主化可能冲击美国军火出口市场,2024年韩国对波兰军售规模已超过美国同期对波出口,引发美方隐性施压。 再说说媒体误读和常见误区。很多人可能觉得韩国只要钱砸够了,就能成为全球第四大防务强国。但实际上,国防工业体系的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光靠钱就能堆起来的。 它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人才培养和产业链的完善。还有人可能觉得韩国发展国防工业就是为了对付朝鲜,其实这只是一方面,韩国更长远的目标是在国际军事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 韩国想在2030年跻身全球第四大防务强国,有野心是好事,但路还很长。它得解决技术瓶颈、平衡好和盟友以及周边国家的关系,还要考虑国内的经济和社会承受能力。 这事儿最后能不能成,咱们就拭目以待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韩国这一举动,必将对未来全球军事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信息来源:李在明誓言:韩国要“跻身全球四强” 2025-10-21 16:31·看看新闻
韩国李在明宣布了 2025年10月21日据看看新闻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在首尔国
红楼背疏影
2025-10-21 18:13: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