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欧洲与乌克兰正草拟含停火、战俘交换、分阶段解除对俄制裁等内容的“12点和平计划”,计划由特朗普任主席的和平委员会监督,乌克兰将获安全保障与入盟加速通道,但俄需为乌重建出资以换回被冻结外汇储备;当前因俄方拒绝在现有战线停火并坚持要求乌割让顿巴斯,鲁比奥与拉夫罗夫会晤及特朗普与普京的会面均被搁置,欧洲借机赴美争取特朗普对该计划的支持。 该“12点和平计划”是多方博弈下的妥协尝试,却难掩核心分歧的尖锐性。计划对领土、制裁解除等关键问题的设定,本质上是欧洲与乌克兰试图以“规则框架”锁定冲突成果——既拒绝承认俄对占领区的主权,又以制裁解除和外汇储备归还作为牵制俄方的筹码。但俄方对顿巴斯等地区的领土诉求已成为其核心立场,从克里姆林宫重申“割地换停火”要求来看,双方在领土问题上仍无共识空间,这使得计划从酝酿阶段就面临“落地即搁浅”的风险。 特朗普在其中的角色成了计划推进的最大变量,也暴露了和平进程的地缘政治属性。欧洲特意将特朗普设为和平委员会主席,显然是精准拿捏了其对“主导权”的诉求,试图以制度设计绑定其立场以避免反复。而特朗普从施压泽连斯基妥协到转而向俄方提要求的态度转变,以及搁置会面时“不浪费时间”的表态,均凸显其以“交易思维”处理国际争端的特点。这种将和平进程与个人政治诉求挂钩的模式,虽可能在短期内打破僵局,却也让和平的稳定性充满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