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阿拉法特失去了埃及支持,走投无路的他带着4000多士兵和40万巴勒斯

混沌于浮云 2025-10-22 20:56:35

1967年,阿拉法特失去了埃及支持,走投无路的他带着4000多士兵和40万巴勒斯坦难民投向了旁边的约旦。 阿拉法特1929年出生在埃及开罗,父母都是巴勒斯坦人。四岁时母亲去世,他被送到耶路撒冷舅舅家住几年,后来又回开罗跟父亲生活。青少年时期,他就接触到巴勒斯坦民族主义思想。1948年阿拉伯以色列战争爆发时,他参与了后勤工作,帮助运送武器给巴勒斯坦武装。1950年,他进入开罗大学学土木工程,在校期间当选巴勒斯坦学生联盟主席,组织活动推动巴勒斯坦独立。毕业后,他短暂加入埃及军队,参与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1957年,他移居科威特,从事工程工作,同时秘密组建小型武装团体。1959年,他和其他巴勒斯坦人创立法塔赫组织,目标是通过武装斗争对抗以色列。法塔赫初期在叙利亚和黎巴嫩设训练营,1965年公开活动,进行首次袭击。阿拉法特用阿布阿马尔化名领导组织,逐步扩大影响力。 六日战争前,法塔赫得到埃及和叙利亚支持。1967年战争中,以色列快速击败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占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西岸。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武装失去埃及庇护,形势严峻。他带着超过4000名士兵和约40万巴勒斯坦难民,进入约旦北部地区。约旦国土小,资源少,突然多出这么多人,社会负担加重。本地居民不满,政府勉强收留。阿拉法特在伊尔比德和阿杰隆等地设营地,这些地方很快变成独立区。他的武装设立法庭、收税、发武器,还在街上查证件。约旦警察进不去,国王侯赛因的命令在这里无效。阿拉法特把约旦当基地,派游击队越境袭击以色列哨所和农场,用火箭弹和地雷攻击。 以色列对这些袭击反击强烈。1968年3月,以色列发动卡拉梅行动,坦克和步兵越境进攻巴勒斯坦营地。战斗中,约旦军队也被卷入,炮击以色列阵地。战后,阿拉法特宣称胜利,吸引更多阿拉伯青年加入,势力膨胀。约旦内部乱象加剧,物价飞涨,粮食短缺,商人从中牟利,民众生活艰难。巴勒斯坦难民高价买粮,本地人就业受挤压,治安恶化。1968年9月,阿拉法特下属劫持多架国际航班,迫降在约旦沙漠,要求以色列释放俘虏。约旦国王派人谈判,签协议后却被违反。1970年,冲突升级,武装人员在安曼街头与约旦军交火,刺杀约旦总理,还广播号召推翻国王。 侯赛因下令军队包围营地,坦克推进郊区。阿拉法特求叙利亚援助,叙利亚坦克入境。以色列空军出动,低飞威慑,叙利亚撤退。约旦军趁机进攻,摧毁巴勒斯坦据点。阿拉法特带残余人员撤到叙利亚,再转黎巴嫩。这场黑九月事件造成数千伤亡,巴勒斯坦武装从约旦被逐出。阿拉法特在黎巴嫩南部重建基地,继续从那里袭击以色列北部。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巴勒斯坦武装卷入穆斯林和基督教派系斗。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坦克推进贝鲁特。巴勒斯坦武装抵抗数周,阿拉法特被迫撤离贝鲁特,乘船去突尼斯。阿拉伯国家不愿收留,他辗转多地。 在突尼斯,阿拉法特继续领导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开展国际活动。1988年,他宣布巴勒斯坦独立,在联合国发言。1990年代初,秘密谈判启动。1993年9月,他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握手,签奥斯陆协议。协议允许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阿拉法特返回加沙。1994年,他与拉宾和佩雷斯共享诺贝尔和平奖。1996年,当选自治政府主席。奥斯陆协议承认以色列存在,但巴勒斯坦人批评让步多,以色列认为诚意不足。2000年7月,在戴维营,他与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和美国总统克林顿谈判,涉及耶路撒冷和难民问题,但未达成协议。9月,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爆发。 2001年,以色列军包围拉姆安拉总部,阿拉法特被软禁在破损建筑内。2004年10月,他健康恶化,出现呕吐和腹痛,被空运法国医院。医生诊断脑出血,11月11日去世。事后,瑞士实验室在其衣物检测到钋210痕迹,但法国、俄罗斯和瑞士专家检验遗体,结果未公开。阿拉法特一生从工程师转向武装领导,再到政治谈判者,他的行动影响中东格局,但也带来诸多冲突和争议。黑九月事件暴露了巴勒斯坦武装与宿主国摩擦的现实,奥斯陆协议虽是转折,却未解决核心问题。他的遗产在巴勒斯坦人中褒贬不一,有人视他为英雄,有人指责妥协过多。

0 阅读:92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