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元璋打天下的队伍里有一堆发小,当年没投靠他的那些发小最后都去哪里了?答案令人唏嘘。后世的人们在看明初的历史时往往都会产生一个疑问,朱元璋当年接手了郭子兴手下的起义军部队,然后靠着一堆发小替自己打下了江山,他为什么会选择这种任人唯亲的起义路线? 实际上,朱元璋这种“任人唯亲”的用人方法,就是在降低用人成本,因为作为领导,朱元璋不可能任用一个自己根本不了解的手下,而朱元璋和徐达、汤和等人都是相互知根知底的发小,朱元璋对于这些人自然也就更加放心。 除了徐达和汤和这两个最为著名的明初开国将帅之外,周德兴其实也是朱元璋的发小,只不过周德兴相比于徐达、汤和二人实在是没有那么知名,最后他的下场也很惨。 当年朱元璋曾经亲口表示周德兴是他儿时的玩伴,这种皇帝亲口认证过的友谊给周德兴的仕途带来了很大的助力。 但是,朱元璋晚年对淮西勋贵集团愈发地不放心,恰恰在这个时候,周德兴的儿子犯了事。 史学家猜测,周德兴的儿子和宫女有了感情还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朱元璋立刻就将这件事情当成了扳倒周德兴的把柄,他批评周德兴父子有僭越之嫌,而且道德败坏。 最后,朱元璋也以“惟德不修”的罪名把周德兴给处死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老朱这就是在借题发挥消灭朝中的旧臣,好给后世子孙留下一片清朗的天下,让老朱家的子孙后代们在当皇帝的时候不必再有所顾虑。 所以,在权力的诱惑面前,朱元璋和发小们所谓的友谊其实是不堪一击的,那些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发小又何尝不明白老朱的心思呢?像汤和最后就很识相地远离了朝堂旋涡,这才让自己捞到了一个好结局。 不过,朱元璋的发小当中也有没有跟随他起事打天下的人,但这些人大多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具体的姓名和故事,后世的人们也往往会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学创作,趁机编排朱元璋以及整个明朝开国功臣集团。 事实上,朱元璋儿时的发小绝对不是只有汤和这几个人的,但是能够活到朱元璋起事那会儿的发小本身就已经算是命硬了。 因为朱元璋所处的时代是元末大饥荒时期,朱元璋的许多发小或许早就已经饿死在了自己家里,勉强撑过这段日子的人也只能继续浑浑噩噩地活着。 后来朱元璋虽然成为了大帅,这些人也没有必要拖家带口地去投奔他,在乱世时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成本其实是很高的,朱元璋根本不可能因为所谓的发小情谊就对别人放100个心。 况且,等到朱元璋成为大帅的时候,他已经是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接触不到的人物了。那些活下来的朱元璋发小又怎么敢在这个时候贸然去投奔过去的伙伴呢? 朱元璋等人能够在历史上留下他们的姓名,这是他们的幸运,而在他们的身后其实是更多籍籍无名的普通人。 参考文资料: 《朱元璋与淮西功臣集团》
为什么朱元璋打天下的队伍里有一堆发小,当年没投靠他的那些发小最后都去哪里了?答案
英叡谈历史
2025-10-22 20:57:34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