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10月21日,美国陆军正式宣布邀请私募股权集团加入其规模高达1500亿美元的军队改造计划,这标志着美军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重塑其战斗力,相当于直接把五角大楼和华尔街焊在了一起。 咱先说说为啥美军要拉私募入局,这背后全是钱的事儿。美国防部 2025 年的预算里,光是装备维护就占了 40%,真正能拿来搞新武器、建新体系的钱根本不够用。 以前美军搞装备更新全靠政府拨款,又慢又浪费,现在找私募这些玩大钱的资本巨头,就是想借他们的钱填窟窿,还能靠市场效率倒逼项目提速。 你看他们给私募的承诺多实在,夏威夷基地改数据中心的租赁权直接给 20 年,每年保底 5% 的收益,这不就是把军事基地当成能生钱的房产租出去了吗?资本逐利,军方要战斗力,两下一拍即合,这捆绑得比钢筋水泥还结实。 1500 亿里砸中程导弹的钱最让人揪心,这可是冷战后美军最大的导弹计划。退出《中导条约》六年了,美军总算找到钱系统性重建中程导弹力量,光专项拨款就有 6.39 亿。 现在重点搞的 “精确打击导弹” 增程型,以前只能打 500 公里,改完能超过 1000 公里,直接跨进中程导弹的门槛。去年 “勇敢之盾” 演习里,这导弹还成功命中了移动的军舰,说明反舰能力都配齐了。 更狠的是,私募还在背后推波助澜,有个前陆军装备采购负责人,卸任 3 个月就去了私募当顾问,立马帮公司拿下 1.2 亿美元的导弹零部件订单,这利益输送简直明目张胆。 舰艇升级更是把私募的作用体现得明明白白,珍珠港的改造全是资本在撑腰。 美军打算把 3 艘 “朱姆沃尔特” 级驱逐舰的主炮全拆了,换成 12 枚能高超音速飞行的导弹,还计划在珍珠港部署 8 艘 “弗吉尼亚” 级核潜艇,每艘都能装 12 枚高超导弹或者 28 枚 “战斧” 巡航导弹。 这些舰艇要用,码头、电力系统都得升级,私募直接投钱搞建设,比如用 12 亿美元拿下基地闲置土地的改造权,建完数据中心再租给军方赚钱。 军事观察员尹卓都说了,关岛基地可能在冲突初期被摧毁,到时候全靠夏威夷撑着,这数据中心就是美军在太平洋的 “神经中枢”,私募连这种核心战略设施都掺一脚,跟军方的关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说到这就得提帕兰蒂尔这家公司,简直是资本绑定军方的活例子。早年靠中情局 200 万美元投资起家,现在一半收入都来自政府合同,去年股票涨了 585%。 他们不仅给乌克兰提供 AI 工具,能实时盯紧俄军坦克动向,还把前白宫国安会的中国事务主任这类 “鹰派” 拉来当顾问,天天鼓吹 “要花钱买 AI 武器对抗中国”。 更厉害的是他们的 “旋转门” 玩法,前国防部长幕僚长跑去当高管,公司员工又能进政府当首席信息官,2024 年光游说就花了 580 万美元,比有些老牌军工巨头还多。 现在黑石、凯雷这些私募入局,肯定会学这套玩法,以后军方决策怕是更得看资本的脸色。 这 1500 亿背后,是美军战斗力生成逻辑的彻底改变。以前造武器靠政府拨款、军工巨头接单,现在私募直接下场,从研发到部署全链条参与。 2019 到 2023 年,至少 50 名前五角大楼官员跳槽到涉军风投,这种人事流动让军事决策和资本利益紧紧缠在一起。 洛克希德・马丁这些老牌巨头市值都破万亿了,现在私募又掌控了稀土加工、导弹零部件这些关键环节,以后会不会为了让投资回本,故意制造紧张局势?这风险想想都后怕。 不过尹卓说得在理,战略力量终究看国家综合实力,美军就算把珍珠港武装到牙齿,把私募拉来当金主,也改变不了整体的战略态势。 但这种 “战争生意化” 的玩法确实危险,华尔街的资本是要赚快钱的,军方的决策一旦被利润牵着走,很可能酿成大错。 五角大楼和华尔街这一焊,焊出的不仅是美军的新武器,更是全球安全的大隐患,这事儿真得盯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