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看着 300 斤的朱高炽就来气,下旨逼他减肥:“胖的连马都骑不上,怎么当储君?”派出锦衣卫:“去,给我严查!” 1415年秋,朱棣在御书房翻军报,目光停在“北平粮草调度无误”上。 他想起三天前路过东宫,见朱高炽扶着廊柱喘气,汗湿的衣摆贴在圆滚滚的身上。 那会儿儿子手里还攥着本赈灾名册,红笔在“河间县缺粮”处画了圈,没顾上擦汗。 当年逼朱高炽减肥的火气,突然就凉了半截,他招手叫锦衣卫:“再去东宫看看,别声张。” 1404年,朱棣刚立朱高炽为储君,转头就下了减肥令。 “胖得连马都骑不上,将来怎么领兵?”他指着儿子的肚子,语气满是嫌弃。 锦衣卫奉命盯着,却发现朱高炽天不亮就进书房,案头堆着户部奏折。 有回近侍想递块点心,被他摆手拦住:“先把山东河工的图纸改完,吃饭不急。”锦衣卫把这事报给朱棣,他却哼了声:“不过是装样子讨朕欢心。” 1407年,朱高煦打了胜仗回朝,捧着战利品在殿外邀功。 他翻身上马,马蹄踏得青砖响,扬声喊:“父皇您看,这才是储君该有的模样!”朱棣笑着点头,眼角却瞥见朱高炽站在廊下,正跟户部尚书说赈灾的事。 儿子每说一句就喘口气,手却没停,在账本上圈画着,比尚书还清楚细节。 那天朱棣没夸朱高煦,也没提朱高炽的胖,只是让御膳房加了道红烧肉,送往东宫。 1412年冬,北平遭雪灾,粮草调度出了岔子。 朱高煦主动请命去赈灾,却漏报了三个县的损耗,导致百姓断粮。 朱棣气得拍桌子,朱高炽却连夜拟了调粮方案,天不亮就带着奏折进宫。 他喘着气跪在地上,把方案递上去:“父皇,儿臣已让人从通州调粮,三天内到。” 朱棣看着儿子冻得发红的脸,突然发现他的奏折上,连“每车粮需配御寒草药”都写好了。 1414年,朱棣亲征漠北,让朱高炽监国。 他临走前特意嘱咐锦衣卫:“盯着他,别让他偷懒。” 可锦衣卫传回的消息,全是朱高炽怎么处理政务:凌晨批奏折,中午跟大臣议事,晚上还查粮仓账目。 有次锦衣卫深夜路过东宫,见书房还亮着灯,透过窗纸,能看到朱高炽趴在桌上啃冷饼,手里还握着笔。 朱棣在军营里听说这事,沉默了很久,让太监把自己的狐裘送回东宫。 1416年,朱棣不再提让朱高炽减肥的事,反而常召他去御书房。 有回两人看奏折到深夜,朱棣指着“江南税赋过重”的条目问:“你怎么看?”朱高炽喘着气说:“父皇,百姓刚缓过来,税得减,不然会出事。”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本小册子,上面记着各州县的百姓生计,比户部的账本还详细。 朱棣翻着册子,突然说:“以前朕总嫌你胖,现在才知道,你这身子里装的是百姓。” 1424年,朱棣驾崩,朱高炽登基。 他还是那么胖,依旧骑不上马,却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减免赋税,整顿吏治,修复河工。 有大臣劝他多休息,他却说:“父皇打了一辈子仗,朕得让百姓好好过日子。” 可惜他只当了十个月皇帝就病逝了,百姓却记着他的好,说他是“仁厚的胖皇帝”。 后来史书上写“仁宣之治”,没人再提他当年因胖被嫌弃的事,只记着他案头那些写满民生的奏折—— 那才是他留给江山最珍贵的东西,比能骑善射更重要。 参考信源: 《明史》
朱棣看着300斤的朱高炽就来气,下旨逼他减肥:“胖的连马都骑不上,怎么当储君
悠然话史
2025-10-23 14:37: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