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名女子在逛集市时,一名“黄金首饰保养”的摊主主动提出为她的金手镯做免费保养,女子听到免费就同意了。时候,女子感到手镯重量不对,报警后称重,发现手镯竟然被洗去了5克! 极目新闻10月22日报道,浙江临海沿江镇的集市上,热闹的叫卖声里却藏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王阿姨戴着戴了多年的黄金手镯逛集市,一个挂着“免费黄金首饰保养”招牌的摊位让她停了脚,摊主于某热情地迎上来,指着她的手镯说变形了,能免费敲圆还能彻底清洗。 听到“免费”俩字,王阿姨没多想就摘下手镯递了过去。 于某拿过小锤仔细敲打,没多久就把变形的地方修平整了,这股“专业劲”让王阿姨彻底放了心。 接着,于某用酒精灯把手镯加热,随即放进一个装着淡黄色液体的玻璃量杯里,嘴里还念叨着“这是独家清洗液,能去深层污渍”,边说边指着杯子里浑浊的液体说“你看这镯子多脏”。 几分钟后,他捞出手镯擦干净递回来,王阿姨接过时觉得镯子有点软,没太在意就道了谢离开。 回到家,王阿姨越想越不对劲,手腕上的镯子明显比以前轻了不少,她拿着镯子赶回集市,可于某早就没了踪影。 王阿姨立刻报了警,民警陪着她到正规金店称重,结果显示只有22.67克。 她赶紧翻出2013年的购买发票,上面写着手镯重27.67克,这样一对比足足少了5.33克,按市价算损失超过2000元。 民警告诉王阿姨,那淡黄色液体根本不是什么清洗液,是能溶解黄金的“王水”,由浓硝酸和浓盐酸混合而成。 通过调取集市监控,民警很快锁定了于某,把他传唤到了派出所。 一开始于某还狡辩,说用的是普通清洁剂,重量减少是自然磨损,可面对称重记录和发票,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原来,他把溶解在王水里的黄金变成氯金酸,之后再用化学方法还原提纯,用这个流程骗了不少金子。 于某交代,他专门挑中老年人下手,摸准了他们贪小便宜又不懂黄金保养知识的特点。 先靠免费服务招揽,再用敲圆手镯的“专业操作”获取信任,最后用话术转移注意力实施盗窃。 目前,于某因涉嫌盗窃罪已被刑事拘留,警方还在追查被盗黄金的下落,同时核实他是否有其他作案行为。 这种骗局能得逞,跟部分中老年人的心态有关,总觉得能占到“免费”的便宜,对陌生摊位的“热情服务”缺乏防备。 但街头所谓的免费保养服务,大多藏着猫腻。 就算是去金店清洗,也得认准超声波加洗洁精水的安全方式,最好先称重、清洗后再复称,牢记“金不离目”的道理。 这起案件里,于某在人流密集的集市公开作案,用看似合法的“保养”名义掩盖盗窃行为,本质上是利用信息差实施犯罪。 好在王阿姨察觉及时并报警,让骗局没能得逞到底。 提醒大家,遇到街头免费服务尤其是涉及贵重物品时,多留个心眼准没错。
黄金460一克时,我岳母说想买个金手镯戴戴,我说赶紧买,有可能会涨价。涨到60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