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下决心,对俄罗斯实施“核弹级”制裁,中国也没能幸免 特朗普突然来了个

飞天史说 2025-10-23 15:45:26

特朗普终于下决心,对俄罗斯实施“核弹级”制裁,中国也没能幸免 特朗普突然来了个大转弯,把对俄罗斯的态度从“哥们式寒暄”秒切到“重拳出击”,这一下子把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前阵子还频繁和普京通电话,推着制裁一拖再拖,原本还说要见一面,现在不仅取消了会晤,还联合欧盟一起给俄罗斯扔了个“核弹级”制裁。 这回的辣度,比以往高出好几个台阶,而且中国也被莫名其妙地卷了进来,让本就复杂的国际局势雪上加霜。 说白了,这次美国动真格的地方,还是盯上了俄罗斯的油气饭碗。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10月22日拍板定案,直接锁定了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这两块“半壁江山”。 这俩加起来撑起了俄罗斯原油出口的大半江山,市场份额大约能占到一半。 特朗普这回一点没藏着掖着,话都说得很直白,前几次和普京聊得挺热闹,但转头啥事都没解决,耐心全被磨没了。特朗普的作风一直是说翻脸就翻脸,这次更是把自己的“不稳定”展现得淋漓尽致。 欧盟那边紧随其后,第19轮制裁直接把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列入黑名单,进口说禁就禁,原油价格上限也从过去的60美元/桶硬生生砍到47.6美元。 再加上117艘“影子舰队”船只被拉黑,这阵仗的确够大。只不过欧盟干事还是习惯留点后路,液化天然气禁令分阶段慢慢来,打算拖到2028年才完全落实。 欧洲内部其实也清楚,离开俄罗斯能源一时半会真顶不住。专家们也早就说了,欧盟这种缓冲期操作,长远能不能坚持下去还真难说。 看似这次美欧制裁声势浩大,其实套路还是围着能源打转,手里的“家底”基本都摆上了台面。这说明他们在经济上已经没多少新招,能榨的都榨干了。 欧盟的渐进式制裁,也暴露了自身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和内部拉扯。表面上是一致对外,背地里谁都舍不得彻底断粮。 自从2022年制裁潮一波接一波,俄罗斯企业和经济体系逐渐练出了抗压本事。 现在他们的内需市场顶上去了,替代性的金融体系像SPFS也搭建起来了,美元结算受影响,但日子还得照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新华社都提到,俄罗斯经济韧性超出外界预期,起码短期内没塌。 最关键的是,俄罗斯“向东看”早就不是什么新词。油气卖不出去?那就加紧和亚洲国家合作,尤其是中国和印度。2023年,印度成了俄罗斯海上石油最大的买家,背后就是美欧制裁给的“动力”。 交易方式也灵活了,越来越多地用本币或者人民币结算,美元体系成了“有名无实”。这种玩法不仅帮俄罗斯绕过了金融制裁,也让亚洲市场成了新的支柱。 所以说,美欧这轮制裁短期肯定让俄罗斯有点疼,但想让它一招毙命,难度不小。俄罗斯“向东看”的路越走越宽,西方市场的损失被亚洲补上了大半。 长远来看,这波制裁反倒可能会加速全球能源贸易的洗牌,让美元霸权受到挑战,也让各国都得重新考虑自己的战略位置。 这回让人最意外的,还是中国突然被拉进制裁名单。欧盟不仅把4家和俄罗斯石油工业有关的中国企业列进了黑名单,前一天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还接到欧盟邀请、刚和欧盟贸易官员聊过天,转头就被制裁了,这反差属实够大。 欧盟嘴上说着要合作,行动上却跟美国站在一块儿,多少有点说一套做一套。 仔细一琢磨,欧盟的算盘其实挺清楚。第一层意思很直接,他们觉得中国是俄罗斯规避制裁的“后门”,想通过制裁中国企业,断掉俄罗斯的“外援”。 第二个信号就是,欧盟对中国的态度变得强硬了,不再单靠外交沟通,想用点“小而精准”的制裁方式给中国施加压力,逼着中国在俄乌问题上更靠近西方立场。 第三层考量,欧盟本质上还是要“表忠心”给美国看。特朗普政府态度一硬,欧盟立马跟进,把中国也顺带拉进来,完全是缺乏自己的主见,安全和能源都离不开美国,战略自主性明显不足。 但欧盟这种做法其实挺尴尬。一边还指望中国给他们稀土供货、合作新产业,另一边又跟着美国起哄,制裁中国企业。这样两头都想占,最后可能啥都捞不着。 最近欧盟到处找中国谈稀土供应的新闻还历历在目,这会儿自己把供货商也得罪了,明显战略上分不清主次。中欧经贸摩擦估计还会持续,谁也别指望能轻松收场。 这轮美欧对俄的“核弹级”制裁,声势虽猛,实则难有决定性效果。俄罗斯自身的适应能力加上战略调整,已经让制裁难以达到预期。 把中国卷进来,更是让局面复杂升级,但并未改变大国博弈的基本规则。未来这场多方角力,只会越来越精彩,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谁能把握住真正的主动权。 参考资料:美制裁俄最大两家石油公司 2025-10-23 07:34·红星新闻 欧盟成员国批准对俄罗斯实施第19轮制裁,还涉及中国 2025-10-23 09:07·观察者网

0 阅读:1312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