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与停火的轮回:加沙脆弱和平再受考验 停火协议生效仅九日,加沙南部拉法地区的爆炸声便再度撕裂天空。以色列以“哈马斯违反协议”为由发起空袭,投放153吨炸弹造成至少45人死亡,随后又宣布“恢复停火”,这种“轰炸即履约”的操作,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和平协议更显脆弱。 这场短暂的战火重启,暴露了停火协议的深层裂痕。自10月10日协议生效以来,双方围绕被扣押人员遗体移交、拉法口岸开放等问题争执不断。以方将口岸重开与遗体移交强行挂钩,持续关闭作为人道援助主要通道的拉法口岸,导致本就深陷饥荒的加沙雪上加霜——当地超50万人面临饥饿,日均560公吨的援助物资远不能满足需求。 美以的双重标准更让局势复杂。美国一边指控哈马斯“谋划袭击”,一边派官员密集访以警告内塔尼亚胡“不要破坏停火”,这种矛盾表态难掩调解乏力。而以色列内部态度分裂,国防部长叫嚣“重启战争打开地狱之门”,总理则在轰炸后宣称“遵守协议”,政策摇摆加剧了局势不确定性。 对加沙民众而言,停火的“一线希望”反复被战火浇灭。他们刚走出废墟寻找亲人遗体,就又要躲避空袭;刚盼来援助物资的承诺,却见口岸依旧紧闭。当得州政客在以色列边吃爆米花边称轰炸为“烟花”,加沙的断壁残垣正无声控诉着和平的荒诞。 没有平等对话的停火只是休战,缺乏人道底线的协议终将瓦解。加沙的和平,从来不是轰炸后的口头宣告,而是需要用物资、安全与尊重浇筑的现实。加沙停火 加沙局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