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已经94岁的蒋妙月,向中央提出,说想去台湾,去见一见蒋介石,毛主席指示:“好好安排一下,礼送入台吧!” 北京那边儿消息传开,说是毛主席亲口说了句“好好安排一下,礼送入台”,当时听着没什么大动静,可这话说出来,谁都懂分量有多重,里面藏着几十年都难得一见的温情,这事儿的主角不是什么大官,也不是风云人物,就是个老太太。 蒋妙月,九十四岁了,耳朵不灵光,走路要人扶着,名字都没几个人晓得,可她那年去了趟台湾,让蒋介石眼睛都红了,在大陆这边,她是战后头一个被准许去台湾看亲人的,这事儿没登报,算是历史上被压在箱底的一段,今天拿出来看,不算惊天动地,但咂摸咂摸,全是味道。 老太太自己说要去台湾,那年头都快一百岁了,毛主席没半点含糊,直接批了,就八个字,安排妥当,礼送入台,这气魄,没找理由,也没猜忌,心里清楚得很,她不是去捣乱的,也不是搞投诚的,更不是什么间谍,就是单纯想见见家里人,没掺杂别的想法,到了这份上,亲情比天大。 要说蒋妙月这关系,她是蒋介石他爹的堂妹,又嫁给了蒋介石继母的哥哥,按老家辈分算,既是堂姑妈,又算半个舅妈,都在宁波那地界儿,蒋家住得不远,打小就跟介石哥熟,一九六三年,老太太提出来想去台湾看看侄子,底下人一听就蒙了,那会儿两岸剑拔弩张,消息都封死了,信都寄不出去,还能送个大活人过去见对岸的头头,这事谁敢想,老人家这身子骨,万一路上出点什么岔子,这责任谁背。 毛主席批示下得快,没多余的话,张嘴就是安排好,要礼送,中央那边立马就动起来了,先是全身检查,保证老太太身体能扛得住这趟折腾,又派了专人陪着,吃住看病都想得周周到到,还特地给她带上了宁波年糕、绍兴黄酒,老太太捧着那坛酒,眼圈一下子就湿了,都是家乡的味儿,心里头全是念想,这些事儿没见报,也没人到处说,就在北京一个出口悄悄地办了,这不光是让一个老人圆了梦,也是一个国家在小事上露出的那份体面和人情味儿。 那会儿去台湾可没有直达的飞机,得从北京先到广州,再绕道香港,最后才能飞台北,一趟下来三四天,老太太在香港机场等着的时候,手里就捏着一张合影,是她年轻时候跟蒋介石照的,她就指着照片给陪同的人看,嘴里念叨着那时候多精神,脾气也急,谁想到后来跑那么老远,话也说不利索了,可脑子清楚,还记得小时候蒋介石在她家吃饭的样儿,也记得蒋母过世那会儿蒋介石哭红了眼,这些都是一家人的记忆,不是普通亲戚能有的,是陪着走过人生重要坎儿的家人,不管后来各自站哪边,那份情还在。 台北松山机场那天,蒋介石让人早早就在那儿等着了,他自个儿平时都是一副戒备冷峻的样子,那天却没绷住,老太太刚下飞机,蒋介石自己就快步迎上去扶着她,嗓子都带点抖,眼角也是红的,嘴里说着姑妈怎么来了,这么远的路,辛苦了,蒋妙月就盯着他的手看,说我再不来,怕是就见不着你了,家乡都好,你自个儿也多保重,没多的话,没劝什么也没骂什么,更没一点政治味儿,就是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看自己最亲的那个孩子,现场一个记者都没有,台湾报纸也没提一个字,可他身边的人都说,头一回看见蒋介石把对岸那俩字放下,心里头只剩下家人。 这趟行程有没有别的意思,好些年后还有人猜是不是搞什么统战,可实际上从头到尾没提过统一,也没搞过宣传,老太太去台湾,就是想了却一个念想,毛主席那句礼送入台,对老人是情分,对外面是道理,分歧再大,也不能把老人见亲人的路给堵死,人情味盖过政治味的时候不多,一九六三年那个春天算是一回,那时候中国刚从最苦的日子里缓过来,就这么个小小的请求,中央不仅点了头还全程护送,照顾得没话说。 这说是人情,其实也是一个国家的底气,不是谁都有这个胆量这么干的,她不是什么大人物,也不是烈士家属,更不是什么间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想看看小时候喂过饭的介石哥,就这么一趟,给两岸之间留下了一种可能,就算隔着海,就算互相看不顺眼,总还有个柔软的地方,能放得下人情。 毛主席那句礼送入台,就是把家里的事当家里的事办,把人情当人情看,今天对立越是厉害,这种事反倒越值得记住,她就用一张机票,一句话,一趟远门,证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两岸之间不一定非得靠嘴皮子打仗,有时候,一个老太太就能把那根断了的线给重新接上。

大中消息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很大的,毛主席就是高风亮节![点赞][点赞][点赞]
大中消息 回复 10-25 09:53
毛主席他老人家想的永远是大局还有国家和人民。
蚂蚁 回复 10-26 14:21
看看渣滓洞和功德林,蒋不输没有天理。
保持快乐
老蒋就没有那个肚量,所以才败退台湾。
落叶也有声 回复 10-27 16:47
打错方向了。
冷风夏日 回复 11-01 01:19
怎么可能,越南是法国人的地盘,菲律宾是美国的,其他地方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用户17xxx96
伟人的气度在任向事情上都不是一般的能比的。
行成于思
教员的格局不是老蒋能比的
沧海一粟 回复 10-29 22:00
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古如此
楚天龙吟
如果二蒋多活几年统一是可能的,他们的死存疑,老蒋的车祸与小蒋的病!
似水流年 回复 10-27 22:28
如果活着真有可能统一,蒋经国已经派人和中央接触了很多次
碧水蓝天 回复 11-09 18:43
二蒋不可能统一,一蒋不会和平统一
龙渊
打倒现在的台独二鬼子!
永远
伟人就有气度,老将他就不行,所以老将就被赶出了大陆。
墨里春秋
什么叫仁德?教员的做法给出了完美解释
金石为开
人之常情。无分歧
平平淡淡
蒋光头有继母?
张帅明 遥远 回复 10-24 18:53
你太较真了。蒋父三个妻子,第二任妻子姓孙,孙的弟弟娶了蒋妙月,蒋介石喊她舅母,并且是蒋介石的族姑。小时候蒋介石经常去她家吃饭,并救过他的命,留学日本也是蒋妙月卖20亩田地,以供资助。
平平淡淡 回复 10-24 15:30
文中第五段,清楚的写着,这个堂姑母嫁给了蒋介石继母的哥哥。问题是蒋介石有继母吗?蒋介石生父死后,蒋介石老母王采玉夫人还健在。王氏嫁给蒋父后,一直未再与夫分开,蒋的继母从何而来?
用户11xxx96
伟人就是伟人
一民
毛主席的思想没人能超越
用户10xxx52
蒋没有人味!只有他自己!
强扭的瓜就是甜
老蒋就是输在气量太小
SPACE
这是领导们的大智慧
用户30xxx98
毛主席真的是心胸宽广,这是蒋介石根本比不了的,看看功德林,难怪蒋介石输的那么惨
梦龙
最后是留台湾了还是又回来了?
用户10xxx49 回复 10-24 22:09
蒋妙月在台湾去世
神就是爱 回复 10-24 19:39
就是想回来安葬,绝不可能的!太坏啦!
自然人
肚量和做人做事的通透。
用户11xxx81
当年老蒋也是反对分裂的,只是后来的败类当政,配合美日,一门心思要把台湾分裂出去
薛杉飞狐 回复 10-26 22:07
说到底还不是从他开始种的因!
知行合一
主席的格局不是常凯申能比较的
常成
毛主席一代伟人,心胸宽广。
弹指一挥间
蒋经国像这姑姑
平凡之路 回复 10-24 17:02
这是蒋介石的姑姑
用户17xxx66
毛主席心里有人民。所以人民不忘毛主席。
独心
蒋,输在猜疑上,,这点在军队上最明显。
逆我者 天下共诛之
蒋还是很孝顺老人的
投机与读书
是人情,也是谋略。有时候人情本身就是谋略。
粗茶淡饭 宏澄作伴
这个真没法喷,祖国万岁,人民万岁。
用户10xxx19
伟人就是伟人,无人能及。
四七
蒋氏父子就是美国中情局害死的。
快乐人
没有不败之理一个是为国家为人民大公无私,一个是为自家天下
大鹏
故事没讲完,老太太去了回来没有啊?
用户91xxx40
这不是应该的吗
Xxxxl
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能打败蒋介石的原因!
范范飞翔
可惜现在是民进党说了算
春天真好
网络垃圾造谣生事妖言惑众东扯西扯屁话一大堆
四七
蒋氏父子就是美国害死的。
用户15xxx95
台湾最大问题是日本强盗没有清理
寒水依痕
论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皮卡图
吴石将军千古。
姓老名百姓
家事是家事,国家事是国家事。。。
天赐
当时谁都没有想去独!
用户18xxx14
老太太回溪口了没有?
专治键盘侠
蒋介石没有继母,蒋介石的母亲叫王采玉,是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第二任妻子,蒋介石父亲1895年过世,蒋介石母亲1921年过世,蒋介石怎么可能有继母?
明月清风
伟人的格局,天下无敌。
峰雨同舟的家园
写的啥啊?咋又成了介石哥啊
深度锐评
可能意识年岁高了,就想见下亲人
烟月山风
相对的蒋秃驴却不让释放后的功德林那些忠犬入境台湾,境界云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