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压根没想到没收中方资产能闯这么大锅,荷兰相关人员开始甩锅了,经济事务部长紧急

史记越玉门 2025-10-24 10:18:32

荷兰压根没想到没收中方资产能闯这么大锅,荷兰相关人员开始甩锅了,经济事务部长紧急致函众议院,称是企业商会瞒着自己做出决定,情况开始逆转了!   这场闹剧的起点还要从9月底说起,美国刚发布针对芯片企业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荷兰就火速跟风。   第二天就以“治理缺陷”为由冻结了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全球资产,99%的股权被强制交给第三方托管,中方只保留象征性一股,前CEO半小时内就被剥夺了系统登录权限,整套操作快得连当地律师都觉得毫无章法。   明眼人都清楚,这根本不是什么“维护供应链安全”,而是一场紧跟美国步伐的政治操弄,后续曝光的法庭文件更证实了这一点。   早在6月,美国官员就逼着荷兰更换安世的中国籍CEO,还特意强调“人事调整必须快于股权处理”,所谓的“自主决策”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   荷兰经济事务部长在议会质询会上把锅甩给“外部顾问”,声称政府对此“不知情”,结果当场被媒体打脸。   荷兰《电讯报》直接曝光,所谓的“外部顾问”其实是美国智库的附属机构,上半年和美国商务部来往频繁,而且接管计划早就通过了荷兰外交部的“安全审查”。   这种前后矛盾的辩解,不仅没能平息争议,反而让荷兰的国际信誉一落千丈,连本国智库学者都直言,荷兰的强硬措施明显是在美国施压下进行的。   更讽刺的是,这位部长一边否认和美国勾结,一边却拿不出任何证据反驳法庭文件里的铁证,这场甩锅大戏最终沦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他们显然没算清产业链的账,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车规级芯片龙头,手握近1.6万种产品,年产能占全球车规级MOSFET市场的18%,宝马、大众等车企的核心部件都依赖它供应。   更关键的是,这家企业的核心产能早就转移到了中国东莞,那里的产能占全球七成,还承担着41%的封测任务,荷兰本土剩下的不过是些低端封装业务,连核心生产数据都要靠东莞基地同步。   冻结令生效后,中方迅速出台出口管制措施,锁定了相关功率器件和车规二极管的出口,安世东莞工厂的出货量从日均3.8亿颗骤降到零,荷兰托管的欧洲总部瞬间成了没产能的空架子,四季度13.4亿只芯片订单直接变成了空头支票。   这场风波的连锁反应很快就席卷了荷兰乃至整个欧洲经济。   荷兰单日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30万欧元,三季度GDP可能因此被拉低0.04个百分点,本土半导体配套企业的现金流预计下降12%,已有两家二线芯片厂放话要暂停在荷兰的扩产计划。   欧洲车企更是首当其冲,12家零部件企业被迫停产,近20万就业岗位受影响,大众汽车1.2万工人只能待业,16家欧美主流车企联名给荷兰经济部施压,威胁两周内不恢复供货就联合抵制荷兰的农产品和花卉。   要知道花卉出口占荷兰GDP的2.3%,这可是荷兰的经济软肋。   荷兰的光刻机巨头ASML也被拖下水,中方出台的重稀土管制政策直击其痛点。   ASML光刻机里的高性能永久磁体离不开钕、镝等重稀土,瑞银测算显示,2025年ASML在中国的收入将下降24%,2026年再降11%,其股价已经遭遇26年来最大跌幅。   其实这事的本质很简单,全球化时代的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荷兰以为跟着美国搞单边制裁能占到便宜,却忘了自己早已深度绑定中国市场。   中荷双边贸易额连续4年超过1000亿美元,荷兰既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投资目的地,也是第二大投资来源国,仅广东一省2024年前8个月对荷兰的进出口额就达1175.2亿元。   这种基于政治考量的资产冻结,不仅违反了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更彻底破坏了荷兰的营商环境,以后哪家外资企业还敢放心在荷兰投资?   荷兰原本可以和中国在绿色发展、智慧农业等领域展开更多合作,分享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红利,结果却为了迎合美国的战略,亲手葬送了这些机遇。   更可笑的是,他们的管制反而加速了中国的国产替代进程,就像ASML前CEO温宁克警告的那样。   “限制越多,越能促使对方自力更生”,最后只会让自己彻底失去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单边制裁从来都是把双刃剑,伤害别人的同时必然反噬自身。   荷兰这场自导自演的闹剧,已经给所有想跟风搞阵营对抗的国家敲响了警钟,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的操作,最终只会砸了自己的脚。   大家觉得荷兰接下来会真正认清现实,主动寻求和解,还是会继续硬撑跟着美国一条路走到黑呢?

0 阅读:1768

评论列表

往事随风

往事随风

2
2025-10-24 19:33

荷兰大概率会一条路走到黑!

猜你喜欢

史记越玉门

史记越玉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