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国今天清空全部7307亿美元美债,明天我们自己的出口企业,就将接不到一张新订单!因为我们抛出的是美债,换回的,却是瞬间暴跌的美元。 现在中国手里持有的美国国债是 7307 亿美元,这已经是 2009 年以来最少的量了,而且是从 2022 年开始一点点慢慢减下来的,三年总共卖了差不多三千亿。但要是今天就把这七千多亿一下子全抛出去,可不是件小事,第二天南方那些做出口的工厂大概率真的接不到新订单。 首先得明白,美债不是普通的欠条,它是全球金融市场里很重要的资产,平时大家都是一点点买卖,市场能稳住。可要是中国突然把 7307 亿的美债全堆到市场上,根本没人能一下子接得住。 现在外国官方持有美债的比例已经从 34% 跌到 22% 了,本来就缺 “接盘侠”,这么大规模抛售只会让美债价格直线下跌,美元也会跟着贬值。 更麻烦的是,日本、英国这些持有美债的国家看到中国抛了,肯定会跟着慌,也会赶紧卖,美元跌得就更厉害,这不是瞎猜,之前中国单月卖 400 亿美债,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当天就涨了 0.7 个百分点,全抛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美元一暴跌,最先受冲击的就是出口企业。中国的出口生意,不管是做衣服、小家电还是机械设备,几乎都用美元结算,全球七成以上的贸易都是这样。 这些工厂把货卖给美国商家,收的是美元,可他们得换成人民币才能发工资、买原材料。 以前 1 美元能换 7 块人民币,一件卖 10 美元的衬衫,换回来 70 块,除去 50 块成本还能赚 20 块;可要是美元暴跌到 1 换 5,同样卖 10 美元,换回来才 50 块,刚好够成本,要是原材料再涨价就得亏本。换谁当老板,这种明摆着亏钱的订单也不敢接。 外国买家那边也顶不住。美国商店老板以前 1000 美元能进 100 件中国衬衫,现在美元不值钱了,1000 美元换的人民币少了,顶多进 70 件。 要么就得涨价卖,可美国人手里的美元也没以前值钱了,涨价了就没人买;要么就转去买越南、印度的货,人家本来价格就低,中国货的优势一下就没了,订单自然就跑了。 而且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里,美国占了很大份额,他们的购买力降了,订单量肯定跟着减,不是中国工厂不想做,是人家根本不进货了。 更糟的是原材料成本也会涨。石油、芯片这些工厂必需的东西,都是用美元定价的。以前 100 美元买 1 吨石油,换 700 块人民币就行,现在美元跌了,得用更多人民币才能买到同样的石油。原材料成本涨了,生产出来的商品价格就得提高,外国买家更不愿意买了,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2022 年的时候,就因为美元指数跌了 10%,不少小家电厂的利润从赚 5% 变成亏 2%,这还是小幅度波动的影响,要是美元瞬间暴跌,后果只会更严重。 美国那边也不会干看着,美元暴跌伤的是他们的经济,大概率会给中国出口商品加关税。本来卖东西就快没利润了,再加税,卖出去就得倒贴钱,不光新订单没有,老订单都可能被取消。 长三角、珠三角那些小工厂,本来利润就薄,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可能直接就倒闭了。工厂一倒,工人就失业,房贷车贷还不上,国内的小生意也会受影响,这一连串的反应都是连锁的。 可能有人觉得,不卖给美国不行吗?可中国出口企业的订单来源里,美国是重要一块,而且就算是卖给欧洲、东南亚的订单,很多也得用美元结算。美元一暴跌,这些地方的买家同样会面临购买力下降的问题,订单一样会减少。全球金融市场都是通着的,美债市场一乱,美元汇率一跌,整个国际贸易的结算体系都会受影响,中国出口企业自然躲不过去。 其实这些年中国一直在慢慢减美债,从 2013 年的 13167 亿美元峰值,到现在的 7307 亿美元,已经减了 5860 亿美元,就是怕一下子抛售引发市场动荡。 外汇储备不是用来硬碰硬的,得考虑国内企业的承受能力。那些喊着 “赶紧全抛美债” 的说法,根本没考虑到出口企业的命根子连着多少家庭的饭碗。 真要是今天清空美债,明天出口工厂接不到订单可不是夸张,而是实实在在会发生的事,毕竟经济规律摆在那,谁也绕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