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定价权博弈:巴西涨价施压,中国凭何从容说“不”? 在2025年中美贸易博

雨中悠然漫步小巷 2025-10-25 07:31:03

大豆定价权博弈:巴西涨价施压,中国凭何从容说“不”? 在2025年中美贸易博弈的关键棋局中,大豆贸易成为双方角力的核心战场之一。随着当年4月特朗普政府重返白宫,美国对华商品关税飙升至145%,中国随即以125%的反制关税回应——这一举措直接让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综合税率突破34%,彻底丧失价格竞争力。自5月起,中国开启近30年来首次对美大豆“零采购”,正式重构大豆进口格局。 转向南美市场成为中国应对的关键一步。2025年1-8月,中国大豆进口总量达7331.24万吨,其中巴西大豆占比高达71.6%,9月单月进口量更同比激增29.9%,至1096万吨,巴西迅速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的“主力供应国”。 然而,大量订单涌入也让巴西粮商嗅到了涨价空间。2025年4月,巴西大豆对华到岸价从每吨3800元飙升至4180元,月内涨幅超10%,部分优质品种甚至突破4200元,创近三年同期新高。进入10月,受巴西汇率走强、海运成本上涨影响,每吨采购成本额外增加约200元,巴西出口商进一步推高价格:月初现货溢价达每蒲式耳2.8-2.9美元,比美国同类产品贵1美元;22日,巴西大豆出口商协会(ABIOVE)更敲定650美元/吨的对华报价,较9月暴涨12%。 面对巴西的涨价施压,中国展现出十足底气,迅速启动应对策略:一方面将大豆订单转向阿根廷,分散采购依赖;另一方面,中粮等头部企业直接暂停巴西大豆新订单,以实际行动掌握议价主动权。 这一博弈背后,实则是物质产品经济规律的典型体现。大豆作为物质产品,其使用价值与价格呈线性关系:既受“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值反作用于价格”的博弈影响,也受市场竞争格局主导——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博弈会推动价格向价值靠拢;若仅存在生产者内部博弈,价格则趋向低位。中国此次的应对,正是精准利用这一规律,通过调整采购渠道、掌握订单主动权,在国际大豆定价中站稳了脚跟。 编辑‖夏雨 文‖夏雨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雨中悠然漫步小巷

雨中悠然漫步小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