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50年,吴石牺牲后,妻子还被关押,陈诚为了报恩,3次给她减刑,不仅为她安排住所,还让吴石的孩子用“陈明德”的化名正常上学! 陈诚与吴石都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一个是后辈学弟,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前辈学长,年轻时的陈诚就打心眼里佩服吴石,甚至坦言自己在战术推演上远不是这位学长的对手,要知道,当年吴石的战术方案,可是被日本教官直接拿去当教学范本的。 真正让这份敬重升华为过命交情的,是1926年的南昌战役,当时还是团长的陈诚在战场上突发疟疾,高烧到不省人事。 担任北伐军总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的吴石得知情况后,竟亲自带着警卫连顶着枪林弹雨冲了进去,硬是把昏迷的陈诚从火线上背了出来。 那次救援的路程有三里地,一路上十分危险,他们曾在破庙里躲避,天气非常寒冷,吴石就撕开自己的棉衣,裹在陈诚身上为他保暖。 对陈诚来说,吴石这不仅是救了他的命,更像是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这份恩情成了陈诚心里必须偿还的承诺,以至于后来陈诚愿意为此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 吴石的事情暴露后,巨大的政治压力让陈诚根本无法直接插手,他在日记里,也只能用“不胜骇异”这四个字来记录自己内心的震惊与无力。 但陈诚没有放弃,他选择用一种隐蔽的方式提供帮助,像一个“隐形的负责人”一样,默默帮助吴石家人几十年。 陈诚从不亲自出面,所有事情都通过副官和少数亲信去办,首先考虑的就是避免风险,当时吴石的妻子王碧奎被判了九年,陈诚不动声色地三次审批相关卷宗。 第一次他批示“暂缓办理”,之后又以“妇人无知,可能是受牵连”为由办理减刑,最后把九年的刑期减到了七个月,1950年9月,王碧奎就出狱了。 紧接着,他为这个家庭解决了最根本的生存问题,他不仅在台北郊区为王碧奎安排了僻静的住所,还以“补偿旧部遗孀”的名义,巧妙地帮她保留了吴石的部分存款,他还跟保密局打了招呼,让特务们不要盯得太紧,使王碧奎能去纺织厂找份工作糊口。 在吴石两个孩子的安排上,陈诚考虑得很长远,他给吴石的儿子吴健成取了“陈明德”这个化名,从吴健成进入台北市立建国中学开始,录取通知书上用的就是这个名字,有了这个化名,作为“匪谍之子”的吴健成才能顺利入学,避开了所有政治审查。 连陈诚的夫人谭祥,都亲自过问吴石女儿吴学成的校服和学费问题,后来吴健成考上台湾大学时身份又遇阻,陈诚又在幕后安排了三位教授联名担保。 一直到1977年,吴健成申请赴美奖学金并解决机票问题,背后都有陈诚在暗中帮忙。 当然,陈诚的帮助也不是万能的,在得到陈诚的庇护之前,吴石一家确实经历了一段绝境,王碧奎入狱后,房东因为害怕受到牵连,把两个孩子赶出了家门。 当时16岁的吴学成和7岁的吴健成一度只能流落街头,睡在公园的长椅上,甚至要靠捡垃圾堆里的食物才能活下去。 即便有了陈诚的帮助,这个家庭依然长期处在恐惧和被歧视的环境中,特务的严密监视也一直没有停止。 为了支撑家庭,16岁的吴学成不得不辍学,靠在街上缝补衣物、擦鞋等零工赚钱养家,陈诚的帮助让这个家庭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但却没法彻底消除那个时代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晚年的陈诚仍放不下这个家庭,他特别嘱托警备总司令陈大庆,要继续关照吴石的后人,这份守护就这样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延续了下去。 信源:国家安全部披露:吴石将军在台湾就义后,周恩来总理作出指示 威海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