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希望中方不要将安世问题闹大,并且放宽对欧稀土出口管制 这话听着实在有点别扭,合着欧盟的逻辑是自己可以随意出手,别人还得忍着配合?先说说安世半导体这事儿,闻泰科技真金白银买下的企业,荷兰政府突然拿七十多年前冷战时期的老法律出来,一句“国家安全”就冻结了中资的控制权,连CEO都要逼着换,背后还藏着美国的影子。这哪是正常的商业监管,分明是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现在倒过来劝中方“别闹大”,未免太双标了。 再看稀土的事儿,欧盟急得跳脚,冯德莱恩放狠话要动用“所有工具”,马克龙更是喊着要启动“核选项”。可他们咋不想想,中国的稀土地位是自己送上门的?当年美欧嫌开采污染大、利润薄,把脏活累活全甩给中国,自己坐享高端产品的红利。现在中国占了全球九成以上的加工产能,突然收紧管制,他们就受不了了。 欧盟的焦虑不难理解,毕竟这“土”是真的金贵。新能源汽车、手机芯片、风力发电机,连F-35战机和核潜艇都离不开它,每辆新能源车得用3到10公斤,一台风机就要200公斤。现在中国把17种稀土元素全纳入管制,连提炼技术和关键设备都管起来,欧盟的汽车厂两个月内可能就面临停产,难怪德国媒体说“忍耐到了极点”。 但这话得两说,中国从来没说过不卖稀土,只是加强了管理。过去几十年,中国顶着环境压力供应全球,价格却被压得极低,现在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角度收紧,完全是国际通行做法。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早就限制了锑、钛等矿产出口,欧盟一声不吭,轮到中国就大呼小叫,这双标玩得也太明显了。 欧盟嘴上喊着要反制,其实自己也犯嘀咕。那个被吹成“贸易核弹”的《反胁迫工具法案》,生效快两年了一次都没敢用。匈牙利有比亚迪工厂,希腊有中远港口,这些国家压根不赞成制裁,毕竟真打起来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算列出反制清单,航空部件、光刻机这些都是欧盟企业的摇钱树,动了自己先疼。 真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没那么容易。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至少要二十年,上千亿欧元投资,现在澳大利亚、格陵兰的矿才刚起步,提炼技术更是差着十万八千里。欧盟自己也清楚,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方案。 说到底,欧盟的诉求本质上是想继续享受“低成本资源+高利润制造”的旧模式,却不愿接受中国掌握主动权的新格局。安世问题上搞政治干预,稀土问题上又想要特殊待遇,哪有这么好的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稀土出口限制 安世半导体公司 稀土出口禁令 出口稀土 荷兰安世半导体 稀土出口危机 稀土出口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