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当年为了恶心国民党立了台北马场町纪念碑,还篆刻了碑文,现在大陆播出以吴石等烈士真实事件为题材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火遍两岸。民进党现在就尴尬了,因为真相大白于天下! 台北马场町那块碑最近挺火,不是因为写了什么,而是因为字被磨了。 但这事儿的看点压根不是石头,而是一篇“碑文”如何从诞生走向死亡的故事,这段文字的生命,可以清楚地看到三个完全不同的阶段。 起初,这篇碑文就不是为了纪念谁,它是一件精心打造的政治武器。当时民进党为了攻击政敌国民党,打着“转型正义”的旗号,把碑立在了这个敏感的旧刑场。选这个地方,就是想借历史的沉重感为自己说话。 碑上的字句更是处心积虑,“反抗专制”、“追求自由”,每一个词都很有煽动力。 吴石将军等人的名字被刻上去,目的就是要把他们塑造成反抗国民党威权的“斗士”,复杂的历史动机被完全抹去,只留下一个“非黑即白”的政治剧本。 可谁能想到,一部大陆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火遍两岸,直接把这套说辞给拆了。 剧里明明白白地告诉观众,吴石等人的真实身份,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是为国家统一奔走的地下工作者。 这下子,碑文上的文字和它所代表的人物,彻底对不上了。 很多台湾年轻人第一次了解这段历史,再回头看那块碑上的“自由斗士”字样,怎么看怎么别扭,甚至觉得有点搞笑。权威的历史记录,一夜之间成了无人信服的时代笑话。 当一个故事讲不下去的时候,最尴尬的就是留下来的证据。碑文被人为地、刻意地涂抹破坏,字迹都模糊了,这恰恰暴露了背后那只手的黔驴技穷,这种做法,根本不是想让人遗忘,而是出于一种被揭穿真相后的极度恐惧。 这手忙脚乱的“毁灭证据”,反而起了反作用,本来没多少人关注的碑,一下子成了热点,岛内外议论纷纷,逼着更多人去探寻那段被扭曲的历史。 这道物理伤痕,比当初清晰的字迹更有说服力,它不再讲述别人的故事,它本身就成了一个“欲盖弥彰”的故事。 历史终究是历史,可以被暂时利用,但无法被永久篡改。 马场町碑文的这三段式命运,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这个道理,被抹掉的字迹没能终结争议,反而像一声号令,开启了一场范围更广、也更深刻的追问。 参考资料:中国日报网《台湾民众到马场町公园缅怀吴石、朱枫等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