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当前要求德国企业在获取稀土出口许可前,必须提交包含设计图纸、

老刘的大局观 2025-10-26 15:54:36

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当前要求德国企业在获取稀土出口许可前,必须提交包含设计图纸、供应链细节在内的敏感数据,这一要求让柏林方面陷入深深担忧,却始终拿不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涉事德企更是陷入两难:既怕核心商业机密泄露,又担心拒绝配合会遭遇供应链“卡脖子”,最终影响正常生产。这无疑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典型写照。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第62号公告,进一步收紧稀土相关技术与产品出口管制,明确要求申请企业提交生产流程图、客户清单、三年产量数据及未来预测等详尽材料 。 德国智库MERICS的数据显示,德国95%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汽车、风电等支柱产业所需的钕、镨等关键品种几乎完全来自中国。9月的审批数据更显残酷:141份申请仅19份获批,46家欧洲企业因断供停产,12月预计还有10家企业将面临同样困境。 戏剧性的是,德企阵营呈现鲜明分化:大众、宝马等巨头凭借德国驻华使馆提交的“白名单”快速获批,中小企业却沦为牺牲品。 柏林虽声称“动用所有渠道应对”,但欧盟当前仅有3家稀土分离厂,且无重稀土处理能力,短期内根本无法替代中国供应链。即便德国与安哥拉矿山达成合作,相关产能也要到2026年底才可能释放。 曾几何时,西方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动辄“卡脖子”,如今中国凭借占全球70%的产量、92%的精炼能力,掌握了产业链话语权。这场博弈的本质,是中国从“规则适应者”向“规则参与者”的转变。 当德企被迫用敏感数据换取6个月短期许可时,或许终于明白:全球供应链的主导权,从来都掌握在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方手中,所谓“三十年河东”,不过是实力格局的必然反转。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老刘的大局观

老刘的大局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