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专家说国运将至,历史的选择将让印度腾飞。不管是印度的媒体还是印度的官方对美国欧洲跟东大的贸易摩擦表现的异常兴奋。印度方面给出了全方位解决方案,芯片,稀土,重中之重。将是印度突破的绝好时机。 这份兴奋不难理解,毕竟谁都想抓住大国博弈的窗口期。但所谓“国运”从不是喊出来的,得有实打实的底气撑着,光靠情绪上头可撑不起腾飞的重量。 先看芯片产业,印度喊了好几年“自主制造”,可2023年芯片进口额仍高达380亿美元,本土产能连国内需求的5%都不到。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光靠政策补贴,很难撬动这个技术密集型赛道。 稀土领域更现实,印度稀土储量虽排全球第四,但开采和加工技术严重滞后,90%以上的稀土矿都得出口到中国加工后再进口。没有提炼能力,手里的资源不过是一堆“石头”,谈何突破? 贸易摩擦带来的机会是双向的,欧美企业迁厂考量的是效率和成本。印度的土地、劳动力优势确实吸引人,但基础设施的短板、复杂的审批流程,都是绕不开的坎。 看看越南、墨西哥,同样在抢产业转移的蛋糕,人家的物流效率、产业链配套已经跑在了前面。印度想虎口夺食,光有热情可不够,得先把自己的“内功”练扎实。 所谓“全方位解决方案”,目前更多停留在纸面。没有稳定的政策环境、成熟的产业生态,就算企业来了也留不住,机遇最终只会变成过眼云烟。 国运从来不是历史的施舍,而是奋斗出来的结果。印度有庞大的人口红利、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些都是潜力,但潜力转化成实力,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改革,而非盲目乐观的口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