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2020年,保时捷赚了42亿欧元 2021年,保时捷赚

车一路向前开 2025-10-26 21:42:14

保时捷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2020年,保时捷赚了42亿欧元 2021年,保时捷赚了53亿欧元 2022年,保时捷赚了68亿欧元 2023年,保时捷赚了73亿欧元 2024年,保时捷赚了56亿欧元 2025年1-9月,保时捷利润仅4000万欧元,同比下降99%。 别再嘴硬了!保时捷这组利润数据甩出来,再能抬杠的人都得沉默,前四年赚得盆满钵满,2023年巅峰时狂赚73亿欧元,结果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直接跌到4000万欧元,同比暴跌99%。这哪是“业绩波动”,分明是从云端狠狠摔进泥里,曾经的豪华车神话,崩得连渣都不剩了! 谁能想到保时捷的“坠落”会这么快?2020到2023年那四年,简直是躺着赚钱:卡宴加价几十万有人抢,Taycan刚上市就排到半年后提车,中国市场一年卖9.57万辆,贡献了全球三成利润,那时谁不说一句“保时捷的钱太好赚”。可风水轮流转,2024年利润直接砍到56亿,2025年更狠,三个季度的利润还不够巅峰时一周赚的,连央视财经都点名报道这“断崖式崩盘”。 根本不是“有钱人不买了”,而是保时捷自己把牌打烂了,三大致命失误直接把自己拖进深渊。 第一波暴击是电动化转型的“致命摇摆” 。前几年喊着“2030年电动车占比超80%”的豪言壮语,砸钱搞电池自产,结果纯电Macan因超充适配率不足多次延期,Taycan 2025年前三季度销量暴跌10%,连网友都调侃成“保时米”。眼看不行又急刹车,推迟纯电718上市,延长燃油车生命周期,还终止电池自产计划,这一折腾直接亏出27亿欧元(约224亿人民币),光关电池工厂就减值12亿,堪称“最贵战略纠错”。 第二是中国市场彻底失守。要知道中国曾是它的“钱袋子”,现在却成了“滑铁卢”:销量从9.57万跌到2024年的5.69万,2025前三季度再跌26%,连北美市场都反超成了销冠。不是中国人买不起豪车了,是国产新势力把“豪华标准”给换了,小米SU7 Ultra加速1.98秒,蔚来ES9智能座舱碾压保时捷的老旧中控,人家用一半价格就能给到更强的性能和智能体验,谁还愿意为保时捷的“标”多花几十万? 更扎心的是,保时捷车机连好用的导航都没有,智能驾驶还停在L2+水平,对比国产车型的城市NOA,简直像“功能机遇上智能机”。 第三是成本和渠道的双重崩塌。美国关税政策今年就给它添了7亿欧元损失,不得不涨价保利润,直接把用户推给竞品。国内更惨,经销商因为压库存联合逼宫,多地门店关停,曾经傲娇的Macan落地价都跌破40万,彻底丢掉了“超豪华”的身段。为了止血,保时捷只能裁员自保:先裁2000个临时岗位,还要在2029年前再砍1900个正式岗位,连首席财务官都“被退休”背锅。 最讽刺的是,保时捷以前靠“选装”躺着赚的日子彻底结束了。巅峰时一个轮毂卖3万,一个车漆加2万,现在消费者不吃这一套了——特斯拉靠软件订阅赚钱,小米靠生态盈利,而保时捷还在啃“品牌溢价”的老本,可当技术和体验跟不上,再贵的标也撑不起销量。2025年全球豪华电动车市场里,传统品牌份额从68%跌到41%,中国新势力占比都涨到39%,保时捷的“技术光环”早被碾没了。 有人说“这是暂时的”,但现实是窟窿太大了:电动化转型落后三年,中国市场被国产新势力堵死,成本居高不下,连新任中国CEO都喊着要“学大众安徽经验”救场,可这波醒悟来得太晚了。曾经靠“品牌信仰”收割有钱人,现在信仰碎了,才发现没有过硬的产品力,再豪华的招牌也只是纸糊的。

0 阅读:142
车一路向前开

车一路向前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