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 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宣布了!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表示,美国方面已得到了有关俄成功试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信息通报。同时,在同美方相关人士的会谈中,他传递了俄总统普京的立场,即只有具有建设性和相互尊远的对话才能带来成果。德米特里耶夫还表示,近期,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将与美国国会议员举行会谈。(财联社) 这枚悄无声息划破天际的“海燕”,携带着核动力装置完成了1.4万公里的试飞,在空中持续航行了约15小时。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时毫不讳言,这款武器的性能特征足以保证“在几乎任何距离上对受到严密保护的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产品”——普京这样定义“海燕”,嘴角或许还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西方没有防御这种武器的手段,他曾经说过的话如今伴随着导弹的尾迹回荡在国际政治的天空。 就在“海燕”试射成功的前几天,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企业实施制裁。普京的回应冷静而坚定:这显然是不友好举动,无助于加强刚开始恢复的俄美关系。 制裁与导弹,构成了俄美关系中最诡异的二重奏。一边是德米特里耶夫在美国传递着建设性对话的讯息,另一边却是佩斯科夫在电视台节目中直言:俄美总统会晤尚无基础。 “特朗普当然明白,目前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认为近期能在和平调解方面取得任何进展。”佩斯科夫的声音从莫斯科传来,带着几分疲惫的坦诚。 乌克兰的阴影笼罩着一切可能的对话。特朗普在多哈经停时向媒体坦言:“我必须知道我们将达成协议。我不会浪费时间”。这位自称与普京关系“一直很好”的总统,如今却直言最近的情况“令人非常失望”。 “海燕”的试射成功,无疑给本已复杂的棋局又增加了一枚重量级棋子。普京已下令为这款核动力巡航导弹的部署准备必要的基础设施,并明确其武器级别及潜在用途。俄罗斯的“核盾牌”可靠性再次得到验证,莫斯科的核力量正处于世界最高水准——普京在视察俄军联合部队指挥所时这样宣布。 德米特里耶夫日前透露,各方已“十分接近”达成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外交方案。但接近与实现,往往隔着最艰难的距离。俄总统特别代表描绘的光明前景,与战场上持续的厮杀形成鲜明对比。 乌克兰基辅市军事管理局局长特卡琴科25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俄军当天凌晨对基辅市发动空袭,已造成人员伤亡。而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则指控乌克兰袭击了当地一座水库的水坝。 一边是德米特里耶夫传递着和平的讯号,一边是“海燕”展示着毁灭的力量。俄罗斯似乎正在用两种语言与世界对话:一种是外交辞令中的建设性沟通,另一种是导弹划破长空时的无声宣告。 普京不会指定完成特别军事行动任务的时间,这一切取决于军事方面的考量。而“海燕”的翅膀已经展开,它能否带来和平,还是将世界推向更深的迷雾? 看看别尔哥罗德州被炸毁的水坝,再看看基辅街头哭泣的孩童。战争从不在乎谁对谁错,它只留下伤痕与悲痛。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说过,俄美还在通过视频会议保持联系。今年秋天还要举行第三轮磋商。可这些对话能穿透导弹的轰鸣声吗? “海燕”在空中飞了十五个小时,它跨越的距离足以连接大陆与海洋。但外交官们要走的路,比这远得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