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力部长曾公开表示外资传授了他们特高压技术,现在轮到印度制造登场了!但他们说的特高压技术,实际上是中国企业花了大价钱,把200名印度工程师带到国内,亲自教导出的成果。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曾寄望在印度市场打开局面,希望凭借特高压输电技术拿下好生意,没想到工厂最后被迫关闭,股份也遭到本地公司低价收购,投入的钱和人力全都打了水漂,这一轮技术输出不但没有带来预期利润,反倒成了让竞争对手成长的助力。 这事得从 2012 年说起,那时候印度的电力状况糟透了,电网老得跟要散架似的,一到用电高峰就大面积停电,工厂停产、居民点蜡烛是常事。 印度政府急得团团转,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要技术,最后盯上了咱们中国的特高压技术 —— 要知道那会儿咱们的特高压可是全球领先,别人想学都没门路。 为了骗咱们去,印度人把好处说得天花乱坠,零关税、税收全免、订单优先,恨不得把心掏出来似的,捧着项目批文直接追到保定,就找保变电气,说求着中国技术救他们的电网。 保变电气那时候正想往海外闯,一看印度给的条件这么优厚,又想着这么大的市场摆着,哪能不动心?二话不说就带着真金白银和全套技术扎了进去,前后投了 2.37 亿建工厂,生产线都是从国内整套搬过去的,崭新的厂房看着特别有希望。 更实在的是,为了配合印度说的 “人才本地化”,保变专门花了 1.2 亿,把 200 多个印度工程师接到保定总部培训,这可不是走过场,那些工程师吃住在公司宿舍,白天跟着中国师傅在车间里学绕线圈、装设备,晚上还有专门的技术课,一教就是好几年。 小到变压器里油纸怎么包才绝缘,大到整个设备的设计原理,连绝缘油的检测方法、绕组线圈的应力控制这种核心细节,都毫无保留地教了,生怕他们学不会,还专门组了双语教学小组,就盼着这些人学好了能帮着把工厂撑起来。 那时候保变的工程师是真把他们当徒弟带,一个零件的加工误差都要反复讲好几遍,亲自上手演示,心里想的是把技术落地,在印度长久做下去,甚至还带着本地的供应商一起发展。 阿特兰塔电气就是那时候起来的,一开始只是给保变做零部件、搞安装,全靠跟着保变学才摸透了生产门道。谁能想到,这根本不是合作共赢,而是引狼入室。 等这 200 多个印度工程师全拿了结业证回国,保变在印度的工厂也造出了第一台 765 千伏变压器,眼看要回本赚钱了,印度那边突然就变脸了。 2019 年,印度政府出台了个新政,说政府项目得优先买本地企业的产品,表面是支持本土制造,实际上就是给保变这些外资企业设卡。 保变想扩大产能,申请报告递上去就石沉大海,拖了 18 个月都没批,可本土企业要补贴有补贴,要许可证立马就给。 更过分的是,那些从保变学成才的印度工程师,转头就跳槽到了阿特兰塔这些本土企业,把从保变学的技术原封不动带了过去,连设备的结构布局、冷却系统设计都一模一样,却对外宣称是 “自主研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抄的。 接下来的日子,保变在印度简直寸步难行。招标的时候,阿特兰塔靠着政府补贴把价格压得极低,比保变的报价低了 30% 还多,80% 的订单全被他们抢走了。 保变没办法,只能试着用印度本地的材料降成本,结果产品质量跟不上,客户投诉一大堆,品牌信誉全毁了。 到 2023 年,保变印度工厂的营收惨到只剩 3 万人民币,净亏损却高达 1462 万;2024 年前三季度稍微好点,营收涨到 33 万,可还是亏了 833 万,连续六年一直在赔钱,账上累计亏损超过 12 亿。 到了 2025 年,保变实在撑不下去了,只能想着撤资,可印度法律规定本地企业有 “优先收购权”,最后没办法,只能把印度子公司 90% 的股权卖给了阿特兰塔,价格才 1.37 亿。 要知道当初光建厂就投了 2.37 亿,这还不算培训工程师的 1.2 亿和这些年的运营成本,简直是骨折价贱卖。 阿特兰塔捡了个大便宜,连保变的操作手册、设备参数、工艺标准都全套拿走了,厂里的印度员工接着上班,办公楼都没换,只是把墙上 “中国标准、印度制造” 的横幅,换成了 “印度智造,南亚引擎”,好像保变这 13 年的付出压根不存在。 保变这 13 年,钱投进去打了水漂,技术教出去养出了竞争对手,最后灰溜溜地卷铺盖走人,活脱脱一部 “技术扶贫反被杀猪” 的悲剧。 说真的,听着都让人憋屈。咱们中国企业真心实意想合作,拿出最好的技术,投入真金白银,结果换来这么个下场。 印度口口声声说的 “印度制造”,骨子里就是靠着抢别人的技术起家,这种不靠自己研发、专靠 “偷师” 挤走师傅的路子,就算一时能蹦跶,长远来看根本站不住脚。 保变的教训太深刻了,往后再跟这种只想着占便宜、毫无诚信的对手打交道,可得把眼睛擦得雪亮,真心换不来真心的时候,就得留好后手,不然最后只能像保变这样,赔了夫人又折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