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所料,美国突然正式宣布全面加征关税!说白了,如果中国反过来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卡车及零部件,加征50%的关税,美国做初一,中国做十五,美国会怎么应付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先说说美国卡车行业的真实状况,2024年美国对华卡车及零部件出口额达到128亿美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戴姆勒、帕卡这些巨头企业,中国市场分别贡献了18%和15%的营收。 更关键的是,美国生产的重型卡车有23%的核心配件要靠中国市场来消化,这些配件主要来自俄亥俄州和密歇根州的中小企业,一旦中国真的反制,这些工厂的订单会瞬间蒸发。 回头看看2018年的教训就知道了,当时特朗普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加征10%关税,结果美国卡车零部件出口直接暴跌12%,仅密歇根州就丢了1.2万个工作岗位。 那时候每台卡车的制造成本涨了3000美元,企业要么自己咬牙扛着亏本,要么涨价把客户推给竞争对手,现在要是换成50%的关税,成本至少涨1.5万美元,这相当于一辆轻型卡车售价的六分之一,谁受得了? 美国政府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给企业发补贴,就像以前救助农业和钢铁行业那样,可是按照往年出口规模算下来,一年没个几十亿美元根本打不住。 关键是这种补贴一开口子,其他行业也会跟着伸手要钱,到时候政府根本收不了场,美国现在财政状况本来就紧张,哪有那么多钱往里填? 有人说可以把生产线搬到墨西哥去,利用美墨加协定绕开关税,听起来不错,可实际操作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中国加征的是针对“美国出口”的关税,不是针对“北美生产”的产品。 而且美墨加协定规定卡车64%的价值必须来自北美,突然调整供应链,光成本就要涨一大截,戴姆勒之前在中国建零部件仓库砸进去2亿美元还没回本,要是失去中国市场,这些投资就全打水漂了。 找替代市场更是天方夜谭,中国占全球重型卡车市场37%的份额,是最大的单一市场。 欧洲市场早就饱和了,东南亚的购买力又跟不上,就算把原本卖给中国的卡车转销到其他地方,一年至少要亏掉40亿美元利润,这还没算上物流成本和市场开发费用。 最让美国政客头疼的其实是选票问题,俄亥俄州和密歇根州这些卡车零部件制造集中的地区,都是总统选举的关键摇摆州。 2020年拜登在密歇根州赢的优势还不到15万票,可这个州卡车产业链关联着28万选民的饭碗,一旦这些选民因为企业裁员、收入下降把怒火发泄到执政党身上,2026年中期选举的结果可想而知。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中国手里的王牌,中国控制着全球92%的稀土加工能力,这可是卡车制造和国防工业都离不开的关键材料。 去年中国对镓、锗和稀土永磁体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F-35战机和爱国者导弹的生产线都受到影响。 五角大楼自己都承认,重建稀土产业链至少需要10年时间,如果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继续得寸进尺,中国完全可以收紧稀土管制,到那时美国卡车产业就真的要停摆了。 其实中国这些年一直在分散市场风险,去年对美出口汽车只有11.6万辆,仅占总出口量的1.8%。 对东盟和中东的贸易反而增长了47%,比亚迪和奇瑞在巴西、东南亚市场都做得风生水起,欧洲电动车市场也被中国品牌占据了不小份额,这种多元化的全球布局,让中国在面对贸易战时有足够的底气。 美国现在通胀率还维持在5.4%,老百姓对物价上涨已经怨声载道,如果因为关税导致卡车运输成本上升,连带着各种商品价格都要跟着涨,选民的愤怒会直接反映在投票箱里。 福特和通用因为之前的关税已经损失了几十亿美元,现在还要继续扩大贸易战,这些企业的游说压力会让政府吃不消。 说到底,这场贸易战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美国以为挥舞关税大棒就能迫使中国屈服,却没想到自己的产业早就和中国市场深度绑定,真打起来,受伤最重的反而是美国自己的企业和工人。 等到中国真的“做十五”反制时,美国会发现,除了回到谈判桌前,根本没有更好的选择,贸易霸凌这一套,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早就行不通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盟友变靶子?特朗普对进口卡车征25%关税,最大受害者是自家邻居——上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