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特(实际为耶伦)没说实话。中美贸易协商后,美国财长声称中方推迟稀土出口管制一

惜陈谈娱乐 2025-10-27 17:44:25

贝森特(实际为耶伦)没说实话。中美贸易协商后,美国财长声称中方推迟稀土出口管制一年、大量采购美大豆,换取美方不额外加征100%关税。 2025年10月25日,中美贸易协商在华盛顿落幕,耶伦会后的单方面表态迅速引发热议。但中方随后的回应中,并未提及所谓的“稀土推迟管制”和“大豆采购承诺”。 稍微琢磨就知道这说法站不住脚,若只是这样的交换,根本没必要耗费心力开会协商。中方的筹码从来都是对等反制,而非无对价妥协。 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军工等关键领域,中国的管制政策始于2023年,核心是应对美方2022年起的半导体技术封锁。 美方从2022年限制高端芯片出口,到2024年升级为禁止相关技术合作,步步紧逼,中方的稀土管制正是精准反制,不可能轻易让步。 再看大豆贸易,2018年美方首次对华加征关税后,中方减少美大豆采购;2020年双方达成部分协议后,采购量才逐步恢复,这本身就是对等交换的逻辑。 耶伦口中“额外增加100%关税”本就是美方单方面威胁,中方不可能用宝贵筹码去换取一个“不做恶”的承诺。 回顾美方近年的失信记录,2020年退出《巴黎协定》,2022年撕毁与欧洲的贸易协定,2024年违背对东南亚国家的关税承诺,信用早已透支。 网友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调侃美方“又想空手套白狼”,也有专业人士指出,耶伦的言论可能是为了安抚美国国内农场主和企业。 如今的中美博弈早已不是单一贸易领域,2024年以来,美方在新能源领域限制中方企业投资,中方则加快产业链自主替代。 科技领域,中方的芯片制造技术不断突破,美方的封锁效果越来越有限,关税的威慑力也早已大不如前。 美方或许还抱有“单边施压就能获利”的幻想,但时代已经变了,中方如今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维护自身权益。 从趋势来看,中美贸易博弈还将持续,全方位的竞争与合作并存将是常态,但中方绝不会接受不平等的交换条件。 耶伦的不实言论,本质上是美方试图混淆视听、占据舆论优势的手段,但在事实面前,这样的话术终究站不住脚。 未来,只有基于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协商,才能真正解决贸易分歧,任何单方面的施压和谎言,都只会加剧矛盾。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惜陈谈娱乐

惜陈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