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宣布了 2025年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方已成功完成“海

亨克孤独 2025-10-27 18:44:01

俄罗斯总统宣布了 2025年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方已成功完成“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关键试验,并强调这款配备核动力装置、具有超远射程的武器全球尚无同类产品。   这消息一出来,全世界都炸开了锅。“海燕”可不是普通导弹,核动力让它能一直飞,想飞多久飞多久,这在全球武器里从没见过。   根据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数据,这次试验中“海燕”飞行了1.4万公里,在空中持续了15个小时,但这还不是它的极限。   俄罗斯军方说,这种导弹可以从任何方向绕过敌方反导系统,以超低空飞行的方式精准打击目标。   按照理论设计,“海燕”的核动力装置能让它绕地球飞好几圈,射程几乎没有上限。不过,这种技术听起来很厉害,实际操作起来问题一大堆。   从技术角度看,“海燕”用的是核动力喷气发动机。简单来说,就是让空气流经核反应堆加热后喷出产生推力。这种设计虽然能提供无限动力,但也带来一个致命问题:核反应堆在工作时会释放大量放射性粒子,导弹飞过的地方都会留下放射性尾迹。   2019年的一次试射就出过大事,导弹爆炸后核反应堆坠入白海,导致周边海域辐射超标,挪威和美国的监测机构至今还能检测到异常放射性水平。这次试验虽然宣称成功,但西方专家怀疑俄罗斯根本没解决核污染问题。   而美国对“海燕”的反应很有意思,一方面,美国政府承认这种导弹的技术“独一无二”,另一方面又说它“可靠性存疑”。   美国军方透露,他们已经通过WC-135R核侦察机监测到“海燕”飞行时的放射性踪迹,这意味着只要“海燕”升空,美国就能追踪到它的位置。   而且“海燕”飞行速度只有亚音速,比普通巡航导弹快不了多少,美国现有的反导系统完全有时间拦截。更关键的是,“海燕”需要在低空飞行才能避开雷达,但低空飞行会让它更容易被地面防空系统击中。   俄罗斯国内对“海燕”的看法也有分歧,一些军事专家认为,“海燕”是对抗北约东扩的“撒手锏”,能迫使西方在谈判桌上让步。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花了24年研发这种武器,投入的资金和资源完全可以用来升级更成熟的洲际导弹或核潜艇。   更讽刺的是,“海燕”的研发过程充满波折,从2017年到2025年,公开的试射中只有两次勉强算“部分成功”。这种武器与其说是战略威慑,不如说是俄罗斯在常规军力落后的情况下,给自己壮胆的“心理武器”。   当然国际社会对“海燕”的担忧主要集中在环境风险上,虽然俄罗斯官方没公布这次试验的具体细节,但根据以往经验,“海燕”的核反应堆很可能采用开式循环设计,这种设计会直接向大气排放放射性物质。   如果“海燕”真的投入实战,它的飞行轨迹将成为一条“死亡走廊”,沿途国家都会受到核污染威胁。国际原子能机构虽然还没正式表态,但不少环保组织已经呼吁俄罗斯停止这种“反人类”的武器研发。   总的来说,“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让俄罗斯获得了“全球唯一”的技术头衔,也让它陷入了更大的战略困境。   这种武器不仅没解决俄罗斯家门口的安全威胁,反而让西方找到了进一步制裁俄罗斯的借口。更重要的是,“海燕”的核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隐患。   在全球呼吁核裁军的今天,俄罗斯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开历史倒车。未来,“海燕”是真能成为“战略威慑”,还是会变成“飞行的切尔诺贝利”,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央广网 【普京:“海燕”核动力导弹完成关键试验 全球无同类产品】  

0 阅读:13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