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就在刚刚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华释放强硬信号,直言若相关谈判

月栖海棠 2025-10-28 06:36:39

快讯!快讯! 就在刚刚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华释放强硬信号,直言若相关谈判未能达成共识,必要时将动用所有可用手段。 这一罕见表态瞬间引发全球关注,恰逢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争议未平,中方新一轮稀土管制措施落地,欧洲政坛的焦虑彻底显性化。 此前,中方商务部实施升级后的稀土管制措施,被外媒解读为对美方芯片管制的反制。 而在管制生效前数日,荷兰通过类似美国的授权流程,夺走中企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实际控制权, 直接引发欧洲汽车业恐慌——德国大众等巨头面临芯片供应中断风险,甚至可能陷入停产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此次管制并非"突然出手",而是基于国际法框架的常态化升级,核心是履行防扩散义务、维护国家安全,符合全球战略资源管控的普遍惯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崔洪建所长指出,冯德莱恩的强硬表态,本质是欧盟在战略自主与现实依赖间的矛盾体现,对抗性手段只会推高自身产业成本,不利于战略自主目标实现。 事实上,欧盟的强硬实为谈判策略,意在争取更多筹码;同时稀土替代虽难度不小但已加速推进,欧美正联手在非洲、澳洲布局稀土产能;此外技术革新或进一步降低稀土依赖,如稀土回收利用技术突破和替代材料研发应用,都在重构全球稀土供应链格局。 这一事件背后,藏着3个关键真相: 其一,战略资源管控是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中国的举措是保障发展利益的合理自保。 其二,欧盟战略自主面临现实鸿沟,强硬表态难掩替代产能建设的长期短板。 其三,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博弈与共生并存,零和对抗不符合各方利益,技术革新与产能布局调整正在重塑竞争格局。 在相互依存的全球格局中,单边对抗早已不合时宜。 欧盟若想化解焦虑,或许更该放下狠话,通过对话平衡利益诉求。 你觉得欧美联手布局稀土替代 5年内能摆脱对华依赖吗? 为什么?评论区聊聊!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月栖海棠

月栖海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