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古代“菜人”是什么?随时被人割肉吃,价格竟然比生猪肉都便宜。   在如今

关羽深聊娱乐 2025-10-28 14:19:49

[太阳]古代“菜人”是什么?随时被人割肉吃,价格竟然比生猪肉都便宜。   在如今的菜市场,猪肉价格时常牵动着人们的生活成本神经,每斤几十元的定价是市场规律下的正常交易,可回溯封建时代的黑暗岁月,曾有一种特殊商品,价格远低于猪肉,却承载着最沉重的生命重量 —— 那便是菜人。   他们不是蔬菜,而是活生生的人,在极端饥荒与战乱中,被当作牲畜般宰杀、切割、售卖,每一寸血肉都被明码标价,低廉的价格背后,是人性的崩塌与文明的倒退。   “菜人”究竟是什么?若用一句话定义,便是封建时代绝境中的可食用之人,当天灾吞噬庄稼、战乱阻断粮道,饥饿便像洪水般冲垮道德的堤坝,此时,底层百姓不再被视为拥有尊严的生命,而是能被切割、贩卖的“食材”。   他们或被土匪劫掠,或被绝望的家人出售,甚至在集市上像牲口一样被挑选,屠户穿着沾满血污的围裙,将被绑住的人按在木桩上,买主则蹲在一旁,捏捏手臂、拍拍大腿,像挑选猪肉般评判肉质肥瘦,而这一切交易的价格,往往比当时的生猪肉还要低廉。   元末的濠州,便曾上演过这样令人脊背发凉的场景,公元1351年,黄河决堤的洪水淹没了河南、安徽的大片农田,颗粒无收的百姓本盼着朝廷赈灾,却等来官吏倒卖赈灾粮、加重赋税的残酷现实。   饥饿像瘟疫般蔓延,濠州城郊的集市上,出现了诡异的肉摊,商贩用草席裹着一块块人肉,插着瘦羊的木牌招揽顾客,每斤仅售三文钱,要知道,当时即使是最差的生猪肉,每斤也要五文钱,“菜人”的血肉,竟比牲畜的肉还要廉价。   有记载称,元廷的一些官吏甚至主动抓捕流民,卖给地主当菜人,每卖出一个,便能从中赚取不少差价,在这样的黑暗里,生命被换算成冰冷的铜钱,尊严被碾得粉碎。   到了明末崇祯十三年,山东、河北的大旱与蝗灾,更是将菜人的悲剧推向了极致,彼时的济南府外,出现了专门屠宰菜人的屠棚,棚前的木牌上清晰写着腿肉百文,臂肉八十文,明码标价的血肉,比当时每斤百五十文的猪肉便宜了近一半。   商人周昆在《旅鲁记》中,曾记录下一段令他毕生难忘的经历,他在客栈歇脚时,总能听见后院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循声而去才发现,一名少女被绑在柱子上,右臂已被割去,鲜血染红了地面。   屠户却面无表情地对前来买肉的人说:“这姑娘肉嫩,剩下的部位还能卖个好价钱。” 周昆虽用五十两银子救下了少女,可当天下午,屠棚又抓来了两个孩子,在生存的绝望与利益的驱使下,菜人的悲剧,成了循环往复的噩梦。   为何菜人的价格会低于猪肉?这背后是封建制度的残酷与阶级的冷漠,在封建体系中,底层百姓本就毫无话语权,当天灾人祸来临时,他们便是最先被抛弃的群体。   上层阶级要么像元末的官吏那样,利用灾难倒卖赈灾粮、贩卖流民牟利,要么像唐末藩镇将领一般,为了维持军心,默许士兵抓捕百姓充作军粮,甚至规定每捕一民,可抵半斗粮。   当生命失去了制度的保护,当人性被饥饿与利益吞噬,菜人便成了廉价的替代品,毕竟,抓捕流民无需成本,而饲养牲畜还需消耗粮食,在这样扭曲的逻辑下,人的生命价值,终究抵不过生存的欲望与金钱的诱惑。   可即便在这样的黑暗中,仍有微光闪烁,周昆散尽银两救下少女,流民在临死前把最后一口发霉的粮食让给孩子,这些瞬间证明,人性从未彻底泯灭。   只是这些微光,终究难以照亮整个黑暗的时代,如今,菜人的悲剧已成为历史,但这段血淋淋的过往,不该只是猎奇的谈资,它像一面沉重的镜子,提醒着我们,和平与秩序并非与生俱来,生命的尊严需要制度的守护与每个人的坚守。   倘若有一天,生存成为践踏生命的借口,文明便会退回野蛮的深渊,而那比猪肉还廉价的菜人,或许会以另一种形式,再次敲响警钟。   回望封建时代的菜人悲剧,每一个低廉的价格标签,都是一道刻在历史上的伤疤,它让我们懂得,要珍惜如今的和平,守护生命的尊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让人吃人的噩梦,再次降临人间。 信源:《中国食人史料钞》——黄粹涵 菜人哀——屈大均

0 阅读:51

评论列表

一帆风顺

一帆风顺

3
2025-10-28 23:58

朱明末期有大规模吃人肉的事

猜你喜欢

关羽深聊娱乐

关羽深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