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果不其然 荷兰今天突然宣布了 荷兰当局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闻泰科技很不高兴,在美国法庭起诉荷兰当局,要求荷兰道歉,还安世于闻泰。 这哪是“监管”?分明是强权干预!9月30日荷兰经济部下部长令,冻结安世全球30个主体资产一年。 转天,三名外籍高管就请求法庭介入。10月6日终裁下来,张学政的董事职务被暂停,几乎全部股份交第三方托管。 荷兰说“治理有缺陷”,这话站不住脚。法院文件明说,美国早逼它换中方CEO、改治理结构。美方的手伸得真长。 安世是车规级芯片关键玩家。2024年营收147亿元,MOSFET全球份额8%排第三,整流器占10%。 大众、宝马的车都用它的芯片。全球每8辆车,就有1辆装着安世产品。这地位根本绕不开。 闻泰当年收购代价惨重。2019年花340亿元全资拿下,那时安世净资产还是负5千万。钱全是真金白银,有65亿增发募资,180亿银团贷款。 荷兰拿冷战法律当借口。1952年的《商品可用性法案》,从没用来管过企业运营,现在硬套“国家安全”。 可它拿不出半点风险证据。所谓“评估”,全是地缘政治偏见堆的空话。 这直接搅乱了全球供应链。安世80%产能在中国,东莞工厂承担70%封测,4000名员工呢。 荷兰总部还搞小动作,给客户发警告,说我国工厂的芯片“没法保证质量”。这招太阴了。 安世中国直接硬刚,发双语信驳斥:产品全符合标准,合同约定都能满足。对总部免高管的决定,也说“中国法律下无效”。 欧洲车企先遭了殃。10月22日消息,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要停高尔夫生产,途观、探岳也受影响。 德国汽车业最多撑10到20天,72.7万个岗位可能受威胁。宝马、奔驰也跟着慌了神。 日本车企同样头疼。丰田、本田的母公司发声明,确认断供会严重影响生产。 中方反击来得快。10月4日,商务部就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安世中国出口特定元器件。你冻资产,我保产能。 闻泰也没手软,10月13日发严正声明,痛批商业问题政治化,坚决反对荷兰的过度干预。 外交部和商务部更直接,找荷兰严正交涉。我方部长明确说,这严重影响供应链稳定,必须妥善解决。 欧盟态度也变了。欧方说愿协助沟通,尽快找解决办法,不想供应链崩掉。 荷兰这下骑虎难下了。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主动说,愿和中方密切沟通,找建设性方案。 当初多强硬,现在就多被动。安世2024年给荷兰缴了1.3亿欧元税,刚赚钱就被抢,吃相太难看。 更讽刺的是,安世是闻泰救活的。2018年前它连年亏损,是中资投入后才成了行业尖子生。 现在全球都在看笑话。荷兰想抢企业,却砸了欧洲车企的饭碗,还让自己营商环境蒙羞。 闻泰的抗争不只是为自己。这是中企海外维权的关键一战,退了就会有更多人跟风抢资产。 安世的命门早在中国。70%封测在东莞,50%市场在中国。没中国,它就是个空壳。 欧洲汽车协会算过账,换供应商要数月,可库存只够撑几周。这就是政治凌驾商业的代价。 荷兰要是明智,就该赶紧撤掉部长令。继续耗着,欧洲车企的怒火迟早烧到它头上。 安世事件也给中企敲了警钟:核心技术必须攥自己手里,供应链不能太依赖外人。 现在局势有了松动,荷兰想谈了。但想恢复原样,得先拿出诚意,把股权还给闻泰。 这场博弈还没结束。中方反制没停,车企压力没减,闻泰的维权也在继续。 谁能笑到最后?是强权赢,还是契约和正义赢?答案还在写,但公道自在人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