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之争,只要荷兰没道歉认错,没把安世半导体完好无损的还给中企,那么我们就输了。 这话听着可能有点绝对,但仔细琢磨就知道,这事儿根本不是一家企业的得失那么简单。 荷兰政府突然强制接管中资全资的安世半导体,网上有人骂这是“明抢”,也有人自我安慰说“安世就是个空壳”,可这两种说法都没说到点子上。 真正的关键在于,这是一次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公然试探,退一步就会步步被动。 说安世是“空壳”的,纯属自欺欺人,2018年闻泰科技花了40亿美元真金白银,才拿下了这家公司100%的股权,这笔钱可不是打水漂。 2021年安世光是营收就超过120亿元人民币,实实在在给中方股东创造了收益。 更重要的是,安世手里的专利技术、成熟的核心团队和稳定的客户渠道,这些都是花钱也难复制的无形资产,在全球车用半导体领域,它占据着别人替代不了的位置。 更别说生产线上的光刻机、仓库里的芯片成品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每一样都是中方的合法财产,怎么就成空壳了? 荷兰这么做,根本不是单纯的商业操作,而是精心策划的战略试探,他们就是想看看,中国会不会为了核心技术领域的资产硬刚到底。 还记得当年法国阿尔斯通被美国肢解的事吗?“技术无国界”早就成了笑话,现在荷兰政府亲自下场干预,就是赌我们只会口头抗议,不敢来真的。 安世的遭遇和华为被技术封锁如出一辙,都是冲着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来的,这要是忍了,以后其他国家跟着学,还有哪家中企的海外资产能安全? 其实我们手里根本不缺反制的筹码,荷兰的光刻机巨头ASML,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超过30%,每年数百台设备的订单撑起了它的半壁江山,这就是他们的“七寸”。 还有稀土,全球高科技产业都离不开,而中国在稀土冶炼领域的主导地位,就是实打实的威慑力。 孟晚舟事件拖了三年才解决,早就告诉我们,面对这种侵犯,光讲道理没用,该亮“猎枪”的时候就得亮。 当年韩国为了救三星高管,不惜动用“外交核弹”,这种捍卫本国核心企业的决心,值得我们借鉴。 承认损失的严重性,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把安世说成“空壳”自我麻痹,其实是在纵容这种强盗行径。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虚幻的“精神胜利”,而是实打实的行动。 从法律诉讼到贸易反制,从舆论发声到金融手段,能用上的都得用上。 真正的胜利,不是指望荷兰良心发现归还企业,而是通过这次事件,建立起一套让任何国家都不敢轻易挑衅的威慑机制。 说到底,安世之争的核心是底线之争,如果荷兰不道歉、不归还,就意味着我们的核心利益可以被随意侵犯,以后只会有更多人来试探我们的底线。 这不仅是中企的损失,更是国家利益的受损。 所以这一步必须站稳,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和能力,绝不是说说而已。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